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区位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交迭地带,区位优势明显.地面沉降灾害的发生对该区规划建设和港口防潮堤高程构成了威胁,因此,全面了解该区地面沉降的发育特征,尤其是掌握地面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极其重要.前人在不同时段内应用GPS和水准测量方法对该区局部地段地面沉降开展了相应研究,但未对全区地面沉降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尚不能有效支撑区域规划建设及地面沉降防控管理.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基于PSInSAR遥感技术分析了该区地面沉降速率及其变化状况,并与水准测量成果进行了对比.认为多年来该区地面沉降现象明显,超过75%的区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在寿光—广饶交界处、寿光—滨海开发区北部、寿光城区西北部和昌邑—滨海开发区北部等存在多个显著片区,且多年变化总体呈现加重趋势;区内存在16个沉降中心,最大沉降速率达到29~168 mm/a,沉降速率超过40 mm/a的占比达到62%以上,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部和西北部;该区地面沉降受区域构造、地层结构、地下水开采和地面荷载等因素影响,其中地下水开采是区域地面沉降发生的主致因素,地面荷载加强了局部地段的不均匀沉降程度,区域构造和地层结构为地面沉降发育和加剧提供了地质背景条件.
推荐文章
山东半岛海洋经济区开发综合优势以及制约因素与对策创意
山东半岛海洋经济区
发展优势
制约因素
对策
山东半岛城镇空间演变研究
山东半岛
城镇空间
演变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岛休闲渔业开发评价
海岛休闲渔业
综合归纳法
开发评价
开发策略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PSInSAR技术的山东半岛蓝黄交迭区地面沉降发育特征与影响因素识别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地面沉降 PSInSAR 水准测量 评价 影响因素 山东半岛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6-1127
页数 12页 分类号 P542.3
字数 78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029/gc201806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3)
共引文献  (73)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面沉降
PSInSAR
水准测量
评价
影响因素
山东半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
双月刊
1000-3657
11-1167/P
大16开
北京市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2-112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2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90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