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可激发气体中振动模式能量转移速率和声弛豫过程形成的关系,将单一气体Tanczos弛豫方程理论[J.Chem. Phys.25, 439 (1956)]扩展应用于混合气体中振动模式的振动-振动(V-V)和振动-平动(V-T)能量转移速率的计算.在室温下C02,CH4, CL2, N2和02组成的多种混合气体中,振动模式能量转移速率的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多个振动模式所形成的声复合弛豫过程,各振动模式的声激发能可由V-V能量转移相互耦合后传递给具有最快V-T转移速率的最低振动频率振动模式,再通过该振动模式的V-T转移退激发形成主弛豫过程.这种选择最快转移路径的声激发量弛豫方式,造成了大多数可激发气体中声弛豫吸收谱的实测数据只存在一个吸收峰的现象.从而提供了一个可通过计算微观振动能量转移速率分析混合气体声弛豫过程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
推荐文章
混合气体声复合弛豫频谱的解析模型
气体弛豫
声频谱
声吸收
有效热容
气体声弛豫过程中有效比热容与弛豫时间的分解对应关系
气体声弛豫过程
有效比热容
弛豫时间
碳点的制备及其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碳点
量子点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纳米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显微术及其新进展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显微术
绿色荧光蛋白
荧光寿命
荧光寿命成像显微术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荧光寿命成像显微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可激发气体分子声弛豫过程振动模式能量转移速率计算
来源期刊 声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9-409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克声 6 37 3.0 6.0
2 张向群 4 8 2.0 2.0
3 唐文勇 1 0 0.0 0.0
4 肖迎群 1 0 0.0 0.0
5 蒋学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2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3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5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声学学报
双月刊
0371-0025
11-2065/O4
大16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21号
2-181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39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65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