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哈锐炭疽菌Colletotrichum horii是在广西新发现的引起八角Illicium verum炭疽病的病原,为有效防治八角炭疽病提供病原学基础,主要研究了温湿度、碳氮源和光照对哈锐炭疽菌菌丝生长、产孢及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和产生分生孢子温度为10~35℃,最适温度30℃;分生孢子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为94.83%;对葡萄糖、D-木糖和蔗糖利用最好,可溶性淀粉和阿拉伯树胶粉利用最差,但能促进产孢;对牛肉膏利用最好,硫酸铵利用效果最差,产孢量最大;光照能加速菌丝生长,但不利于产孢.
推荐文章
八角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八角
炭疽病
球状炭疽菌
生物学特性
营养成分对辣椒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辣椒炭疽病菌
生物学特性
碳源
氮源
降香黄檀炭疽病菌豆类炭疽菌生物学特性
降香黄檀
炭疽病
豆类炭疽菌
生物学特性
八角炭疽病菌的室内药效试验
八角
炭疽病
杀菌剂
毒力试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八角炭疽病菌哈锐炭疽菌生物学特性
来源期刊 中国森林病虫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八角 炭疽病 哈锐炭疽菌 生物学特性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2
页数 3页 分类号 S763.15
字数 255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688/j.cnki.issn1671-0886.20180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邹东霞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特色经济林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14 10 2.0 2.0
2 廖旺姣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特色经济林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12 32 2.0 5.0
3 黄乃秀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特色经济林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10 25 2.0 4.0
4 蒋晓萍 6 15 2.0 3.0
5 覃世杰 5 26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6)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八角
炭疽病
哈锐炭疽菌
生物学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森林病虫
双月刊
1671-0886
21-1459/S
大16开
沈阳市黄河北大街58号
8-50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3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02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