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三七味甘、微涩、微苦,性温,归肝、胃、大肠经,别称田七,又名山漆、金不换、血参、田漆等.始用跌打损伤、疮疡肿毒、蛊毒等,明、清范围扩大,用于内科、妇科出血性、血瘀性病证.《本草纲目》谓“止血、散血、定痛……,亦主吐血衄血”“能治一切血病”.《玉楸药解》载“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本草纲目拾遗》“三七补血第一”.《跌损妙方》含三七方40首,多配伍活血祛瘀、止血、力气、止痛之品;陈士铎认为“三七根,入五脏之经,最止诸血,外血可遏,内血可禁,崩漏可禁”,叶天士三七汁治吐血证、“络伤血溢”,徐灵胎善用三七伍阿胶养阴止血;张锡纯首选三七止血之效,治内、外、妇科等疾病;近代张山雷冲服三七(约0.96~1.94g)贯穿于血证辨论始终.三七含皂苷、黄酮、挥发油、氨基酸、多糖、淀粉、蛋白质、三七素及多种微量元素;三七总皂苷能抗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黏度,抑制血小板激活、聚集,明显降低心肌缺血,改善心肌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和稳定神经细胞;三七素、槲皮苷等均能促进凝血过程的发生,缩短出血后凝血时间,促进凝血酶的生成;多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及脑血管疾病防治.也有报告三七可导致出血.促凝止血、抗凝活血作用临床与实验报告不尽一致;且与用量大小有关,低剂量止血作用更显著,中、高剂量活血即抗血栓形成作用更强,鲜少对量效关系深入探究.未来亟待明确活血、止血双向调节药效用量界点,有待进一步实验和临床研究.
推荐文章
三七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
三七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菊三七根部主要化学成分研究
菊三七
化学成分
生物碱
三七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差异性研究
三七
不同部位
化学成分
血三七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血三七
正丁醇部位
化学成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七功用与化学成分
来源期刊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三七 田七 活血止血 跌打损伤 疮疡肿毒 蛊毒 内科 妇科 皂苷 三七总皂苷 三七素 槲皮苷 促凝 抗凝 量效关系
年,卷(期) 2018,(8) 所属期刊栏目 方药纵横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729/j.issn.1671-7813.Z2018017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2)
共引文献  (166)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七
田七
活血止血
跌打损伤
疮疡肿毒
蛊毒
内科
妇科
皂苷
三七总皂苷
三七素
槲皮苷
促凝
抗凝
量效关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月刊
1671-7813
21-1187/R
大16
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60号
8-129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20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482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