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自古以来,分娩疼痛被看作是一种自然现象.19世纪中叶,随着麻醉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是否应该在分娩中使用麻醉止痛的争论,女性将之奉为解除疼痛的福音,宗教界认为止疼违背神的旨意而反对之,医学界内对其必要性和安全性意见不一.在维多利亚女王的示范作用下,无痛分娩术在欧美得到公众的认同.20世纪初,无痛分娩因临床应用弊大于利,医学界认为应停止,但在第一波女性主义浪潮的推动下,女性认为止痛是自身的一种权利.20世纪60年代,在医学技术批判的浪潮中,家庭分娩运动强调自然分娩体验的重要性,疼痛是成为母亲的象征性荣耀,体现了母性的神圣与伟大.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关于分娩疼痛的观念再次发生转变,突出了女性经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否止痛应该尊重女性的个性化选择.作者认为,分娩止痛,或是不止痛,不仅取决于止痛技术的发展,也取决于医学界和公众对于产痛价值的判断,以及女性自身意识的觉醒.
推荐文章
癌症疼痛的止痛疗法及护理
癌症
疼痛
止痛
护理
分娩疼痛及无痛分娩的研究进展
疼痛
分娩
镇痛
剖宫产
无痛分娩
综述
疼痛教育对产妇分娩疼痛感受的影响
疼痛教育
分娩疼痛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疼痛的身体政治——分娩止痛观念的历史演变
来源期刊 自然辩证法通讯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分娩 疼痛 麻醉 女性主义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科学技术史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71
页数 7页 分类号 N0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5994/j.1000-0763.2018.02.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文佩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 27 74 6.0 7.0
2 张大庆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 125 562 12.0 19.0
3 吴苗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13 23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分娩
疼痛
麻醉
女性主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自然辩证法通讯
月刊
1000-0763
11-1518/N
大16开
北京4588信箱(北京玉泉路19号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内)
2-281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91
总下载数(次)
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