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融合的土壤含水量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散射计与辐射计协同试验数据分别测量后向散射系数和亮温,并利用主被动模型提取农作物下垫面土壤含水量;然后利用贝叶斯融合算法将主被动反演结果进行融合,在农作物完整生长期,融合后土壤含水量与真实值相比,平均平方误差(MSE)小于3.56、平均绝对差值(MAD)小于1.36、平均相对误差(MRE)小于13.92%,同时分级贝叶斯与经典贝叶斯同真实土壤含水量的决定系数为0.77和0.60,证明基于贝叶斯理论的融合算法能够在整个生长期土壤含水量估计优于单一传感器.
推荐文章
土壤含水量对土壤入渗能力的影响
土壤含水量
累积入渗量
入渗参数
土壤水分入渗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土壤含水量预报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
土壤含水量
预报
模型
干旱半干旱区土壤含水量反演与验证
土壤含水量
干旱区
热惯量
遥感
新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贝叶斯融合的土壤含水量估计
来源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主被动传感器 贝叶斯融合 SAR 土壤含水量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自动化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9-544
页数 6页 分类号 TP7
字数 51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8.04.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彦 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 54 450 12.0 18.0
2 童玲 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 75 554 12.0 19.0
3 谭龙飞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主被动传感器
贝叶斯融合
SAR
土壤含水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1-0548
51-1207/T
大16开
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北路二段四号
62-34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8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6111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