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简称银额盆地,是中亚造山带南缘的一个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最近的野外地质调查,在其西缘发现早侏罗世和第四纪晚期的伸展构造.早侏罗世的伸展构造为一系列走向NNW-SSE的正断层,是下侏罗统的同沉积断层.这组正断层与银额盆地内NNE-SSW走向的正断层组合成共轭断裂系统,指示古构造应力场的最大主拉张应力方向为近E-W.它们是中亚造山带(南缘)造山后应力伸展阶段的构造变形.第四纪晚期的伸展构造是由两条倾向相向的正断层组合成的地堑构造,走向进E-W,可能代表了喜马拉雅碰撞造山远程效应脉动式演化过程的一个构造间歇期.
推荐文章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油气勘探远景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
下白垩统
成藏条件
远景评价
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构造样式
渤海湾盆地
中新生代
构造演化
构造样式
鲁西隆起中-新生代伸展构造演化的模拟试验
构造物理模拟
伸展构造
晚中生代
鲁西隆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西缘的中-新生代伸展构造
来源期刊 地质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伸展构造 早侏罗世 第四纪晚期 造山后应力松弛 喜马拉雅碰撞造山远程效应 构造间歇期 银额盆地 中亚造山带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自由投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79-1487
页数 9页 分类号 P542
字数 34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017/dzkx.2018.08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9)
共引文献  (7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71)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伸展构造
早侏罗世
第四纪晚期
造山后应力松弛
喜马拉雅碰撞造山远程效应
构造间歇期
银额盆地
中亚造山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科学
季刊
0563-5020
11-1937/P
16开
北京9825信箱
2-392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0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3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