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属中医"经筋病"范畴,主要病机为阴阳气血失衡,治疗上以疏通经络、放松肌肉挛缩为原则,"筋骨针"则能够解除痉挛肌肉筋膜等部位的粘连、瘢痕、挛缩、堵塞、无菌性炎症刺激等对肌梭、Ⅰa、γ等神经纤维的刺激,从而达到明显减少神经冲动传入及传出,缓解或解除肌痉挛的目的,文章介绍筋骨针治疗痉挛瘫的经验.方法 采用"筋骨针"对痉挛部位进行松解、剥离,破坏部分肌梭感受装置,切开腱的部分腱器可使肌肉松弛,切断部分Ⅰa类纤维,减少冲动的传入.选一例病例作为典型案例,予以筋骨针治疗.结果 经筋骨针治疗后,患者肢体肌力、肌张力,及患肢关节活动疼痛度、关节活动范围均较治疗前有改善.结论 "筋骨针"不仅具有传统针刺法的作用,还能快速松解肌肉筋膜的机械压迫,松解局部软组织粘连痉挛以迅速止痛,消除炎性反应,改善局部炎性反应和免疫反应,达到明显的缓解或解除肌痉挛的目的.
推荐文章
大秦艽汤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肌张力、神经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大秦艽汤
康复训练
脑卒中
上肢痉挛性偏瘫
肌张力
神经功能
生存质量
子午流注纳干法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针刺疗法
子午流注纳干法
中风后遗症
脑卒中
痉挛性偏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筋骨针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经验
来源期刊 光明中医 学科
关键词 筋骨针 中风 上肢痉挛性偏瘫 经验
年,卷(期) 2018,(22) 所属期刊栏目 经典温课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03-3305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4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8914.2018.2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虹 天津市海河医院康复科 3 11 2.0 3.0
2 李树香 天津市海河医院康复科 2 12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6)
共引文献  (7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3(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筋骨针
中风
上肢痉挛性偏瘫
经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明中医
半月刊
1003-8914
11-1592/R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一巷11号院1号楼111室
82-525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347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876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