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我国风电渗透率较高的地区电网中,由于风电具有反调峰特性,危害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电源侧调节资源逐渐匮乏,挖掘分布式电采暖负荷调峰能力,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文章建立基于建筑参数的电采暖负荷模型以及调峰能力评估模型,然后进行调峰实验验证可行性并拟合严寒地区模型参数,最后基于仿真,从时移电量和调峰成本两方面描述严寒地区典型居民楼调峰能力,并分析时移电量和调峰成本的影响因素.
推荐文章
分布式电采暖负荷群建模及备用优化
分布式电采暖负荷
聚合模型
备用模型
风电功率预测误差区间
经济性分析
基于需求侧调峰的农村电采暖设备负荷优化控制策略
空气源热泵
采暖
需求响应
削峰填谷
优化控制策略
基于隐含数据信息挖掘的贝叶斯电采暖负荷预测
电采暖负荷预测
贝叶斯网络
隐含数据
概率分布
基于非合作-博弈的电采暖优化推广
新能源
'电化昌吉'
电采暖
非合作博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实测数据的分布式电采暖负荷群调峰能力评估
来源期刊 电力建设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电采暖负荷 调峰能力 时移电量 调峰成本
年,卷(期) 2018,(12) 所属期刊栏目 综合能源系统评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101
页数 7页 分类号 TM732
字数 52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229.2018.1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严干贵 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128 2319 27.0 43.0
2 穆钢 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93 3138 30.0 53.0
3 韩月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12 35 4.0 5.0
4 刘劲松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7 31 3.0 5.0
5 刘芮彤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14 25 3.0 4.0
6 杨玉龙 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5 20 2.0 4.0
7 王彤 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2)
共引文献  (261)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采暖负荷
调峰能力
时移电量
调峰成本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力建设
月刊
1000-7229
11-2583/TM
大16开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未来科技城国家电网办公区A座225
82-679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15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428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