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摘要:
本文总结了25年来针对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熟系统,农田的碳循环对气候变化(温度升高)和管理措施(氮肥施入、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等)响应机制的研究成果.自2001年起我们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建立了3个长期定位碳循环试验:耕作试验、有机循环试验和增温试验,并完善了4种农田碳过程监测方法体系:隔离罐-碱液吸收CO2法、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涡度相关技术和浓度梯度法.量化了华北平原小麦-玉米两熟系统碳输入-输出的平衡,并对华北平原施氮农田土壤碳截留进行了再评价,指出秸秆还田下高水高肥的精细管理农田正在以77 g(C)·m-2·a-1的速度丢失碳;此外长期氮施入虽然显著增加0~100 cm土体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但同时会造成0~60 cm土体土壤无机碳含量显著降低.我们在对碳过程环境效应的研究中进一步指出:增温和施氮均会降低CH4汇强度,但对土壤呼吸无显著影响,这可能主要是由于试验增温诱发的土壤干旱抵消了土壤温度的部分影响和土壤呼吸对土壤温度升高的适应性造成的.我们对剖面土壤气体的研究表明施氮对剖面CH4和CO2均无显著影响.进一步将静态箱法和浓度梯度法相结合的研究结果表明0~40cm土层是北方旱地无氮农田土壤CO2产生和CH4吸收的主要发生层.
推荐文章
华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过程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氮素过程
反硝化
氨挥发
硝态氮淋失
环境效应
农田生态系统
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小麦-玉米农田生态系统服务评价
农田生态系统
小麦-玉米农田
生态系统服务
正效应
负效应
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及灌溉效益分析
农田生态系统
能值分析
分摊系数
灌溉效益
生态系统服务
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夏玉米农田生态系统蒸散规律研究
农田蒸散
水分运移
土壤水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华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碳过程与环境效应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学科
关键词 碳过程 施氮 耕作模式 环境效应 农田生态系统 华北平原
年,卷(期) 2018,(10) 所属期刊栏目 生态与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5-1520
页数 6页 分类号 X51|X15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930/j.cnki.cjea.18061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3)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过程
施氮
耕作模式
环境效应
农田生态系统
华北平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月刊
2096-6237
13-1432/S
大16开
199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2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901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