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州)内脏利什曼病的发病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及甘南州内脏利什曼病病情监测资料,回顾性分析2005-2017年甘南州内脏利什曼病在地区、季节、年龄、性别和职业等方面的分布特征. 结果 2005-2017年甘南州累计报告内脏利什曼病病例367例,年均发病率为4.13/10万,发病率由2005年的1.97/10万(13/658 961)上升至2017年的4.64/10万(33/711 206),2005年最低(1.97/10万,13/658 961)、2011年最高(6.39/10万,44/689 104),不同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79,P<0.05);疫情呈散发态势,全州除碌曲县和夏河县未发生内脏利什曼病病例外,其余各县(市)均有不同程度的病例发生,舟曲县发病最重、迭部县次之,发病多集中在夏季,春季发病增多,夏季达到高峰,主要为5岁以下的儿童发病,除儿童外,以农牧民为主,男性发病人数多于女性. 结论 甘南州内脏利什曼病常年散发流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应重点加强白龙江流域内脏利什曼病病情监测,密切掌握疫情动态,有效防控甘南州内脏利什曼病疫情蔓延.
推荐文章
甘南藏族自治州羊泰勒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甘南州
绵、山羊
泰勒虫病
流行病学调查
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及努力方向
甘南藏族自治州
文化旅游
产业发展
甘孜藏族自治州四县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细粒棘球蚴病
泡球蚴病
患病率
人群分布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甘南藏族自治州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内脏利什曼病 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率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调查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6,6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31.6|R18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15/j.cnki.jbyfkztb.1804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尚文杰 9 5 1.0 2.0
2 张澍文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3)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内脏利什曼病
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双月刊
1000-3711
65-1102/R
大16开
新疆乌鲁木齐市碱泉一街380号
58-95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4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10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