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3种含硼化合物作为添加剂,对背钝化(PERC)太阳能电池铝浆进行了系统地性能研究.其中,Na2B4O7·10H2O的添加质量分数为1.0%时,填充因子最大可达到78.5%,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可达到20.2%.通过SEM和EDS对PERC电池片的横截面进行微观形貌表征和元素分析,发现硼添加剂对于PERC电池的局部背表面层(LBSF)的厚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会进一步影响背钝化太阳能电池的电性能;另外,EDS结果表明靠近LBSF层及界面铝浆中的硅含量都有增加.因此可以推断,局部背表面层厚度的增加与硼添加剂可以增加铝硅在烧结时的互扩散有关.
推荐文章
氟化物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钝化研究进展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氟化物
缺陷
钝化
太阳能电池功率影响因素研究
光伏电池
仿真模型
输出功率
短路电流
太阳能电池封装技术
太阳能电池
封装
玻璃
含氟树脂
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特性
太阳能电池
短路电流
开路电压
填充因子
转换效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硼添加剂对背钝化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影响及机理研究
来源期刊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背钝化太阳能电池 硼添加剂 背表面层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6
页数 8页 分类号 TM914.41
字数 45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0411.2018.05.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智栋 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117 493 9.0 17.0
2 刘长海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 7 1.0 2.0
3 张进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0 0.0 0.0
4 VITYUK Sergey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背钝化太阳能电池
硼添加剂
背表面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2095-0411
32-1822/N
大16开
江苏省常州市大学城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8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70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