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西藏自治区4种生产类型地区棘球蚴病流行现状. 方法 于2016年8-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西藏牧区、农区、半农半牧区、城镇等4种不同生产类型地区共7个地(市)(拉萨市、林芝市、山南市、昌都市、日喀则市、那曲地区、阿里地区)70个县(区)的调查村,对1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B超检查. 结果 共B超检查77 049人,检出棘球蚴病患者1 230例,检出率为1.60%,其中细粒棘球蚴病占87.64%(1 078/1 230).4种生产类型地区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以牧区人群的最高,为2.48% (572/23 038),农区最低,为0.78% (29/3 719),半农半牧区和城镇分别为1.46% (470/32 173)和0.94% (159/16 899);4种生产类型地区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1.670,P<0.05).男性和女性棘球蚴病检出率均以牧区最高,分别为2.05% (220/10 756)和2.74% (352/12 854);牧区(2.74%)和半农半牧区(1.66%,310/18 632)的女性棘球蚴病检出率均高于男性(2.05%;1.14%,160/14011) (x2=11.899,P<0.01;x2=15.347,P<0.05).不同年龄组的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以牧区的60~岁年龄组最高,为5.56%(130/2 338),城镇< 15岁年龄组未检出;农区、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的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均随年龄组增高呈上升趋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39.057,179.698,100.914;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以牧区的文盲人群最高,为3.21% (438/13 633),城镇的学龄前儿童未检出;不同生产类型地区的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及以上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99.676,16.683,16.650,11.222;P<0.05).不同居住方式人群的棘球蚴病检出率以半农半牧区的夏季游牧冬季定居人群最高,为4.09% (73/1 783),牧区和农区的其他居住方式人群未检出;4种生产类型地区的不同居住方式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3.452,P<0.01). 结论 西藏4种生产类型地区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以牧区最高,其中高年龄组人群、文盲人群、女性人群应列为重点防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