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雷丰《时病论》强调祛邪外出、保护正气,注重调畅气机,因时因人辨证用药.根据伏气病病性复杂、多见里证、传变迅速、趁虚而发等特点,多从标本二字立论,以里证为本、表证为标,注意祛邪与补正治法的合理运用.对于新感病证,主要是区分轻重浅深和辨别兼夹邪气,充分考虑了时令气候、病因病机、病证兼夹、患者体质等因素,尤其是关注病势发展,避免失治入里.雷丰论述的伏邪发病并不局限于伏寒之温病,而是全面涉及了伏风、伏暑、伏湿、伏燥、伏热等诸种邪气,对多种伏气病治法的探讨较为深入,特色鲜明.其对新感病证的治疗,知时论证,辨体立法,思路清晰,全面系统.雷丰对伏气病和新感病治法的相关论述,对今天中医治疗外感病有一定借鉴价值.
推荐文章
《时病论》知时论证辨证思路
雷丰
《时病论》
外感病
知时论证
运气学说
论雷少逸时病辨治特色
《时病论》
辨治特色
雷少逸
雷丰辨误救治时病思路探析
雷丰
时病论
外感热病
救误
正邪关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雷丰《时病论》外感伏气病和新感病治法
来源期刊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时病论》 伏气病 新感病 治法 雷丰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49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463/j.cnki.cczyy.2018.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董男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医史文献教研室 53 139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1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时病论》
伏气病
新感病
治法
雷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7-4813
22-1375/R
大16开
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
12-15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825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522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