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黑斑原(鮡)(Glyptosternum maculatum)是中国唯一的原(鮡)属鱼类,仅分布在中国境内的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系.由于过度捕捞、水利工程影响、外来鱼类入侵等原因,其野生种群数量持续下降,分布范围逐年缩小,目前处于极危状态.本研究中黑斑原(鮡)亲鱼捕自西藏日喀则市谢通门县、拉孜县、昂仁县、萨嘎县4个地区的雅鲁藏布江江段,采样地海拔分布范围介于3900~4500 m.2015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人工催产雌鱼79尾,自然排卵7尾,解剖雄鱼15尾进行授精,得到了黑斑原(鮡)受精卵约42208粒.受精卵为圆形的沉性卵,略显淡黄色,黏性较强.将受精卵平铺放在特制筛网上,置于微流水的平列槽内进行孵化.观察从受精卵至仔鱼孵化出膜的胚胎发育过程,统计有效积温.结果显示:黑斑原(鮡)胚胎发育时序符合硬骨鱼类胚胎发育的一般规律,分为8个阶段,即受精卵、胚盘形成、卵裂、囊胚、原肠、神经胚、早期器官形成及孵出阶段.胚孔封闭前就形成了肌节和眼囊,进入早期器官形成阶段后依次出现了耳囊、心脏原基、消化道、耳石、眼睛体、胸鳍原基等,心脏搏动后红细胞也有出现.整个胚胎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约为13.8℃,有效积温为2963.2~3132.4 h·℃,孵化率约为70%.本研究还发现黑斑原(鮡)胚胎具有双层卵膜的特殊结构,该结构在成熟卵吸水膨胀后形成,进入神经胚期完全消失,分析推测这种结构可能与对环境的适应有关,外层卵膜在卵的传播和孵化过程中可以起到黏附固定和缓冲保护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黑斑原(鮡)胚胎发育的特点及规律,为黑斑原(鮡)资源恢复及科学保护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