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信用是以市场为核心进行资源配置的当代社会运行机制的基本特征,它直接表征着当代人的存在方式。该文从政治经济学视域研究马克思与希法亭对信用与人的存在方式的理解,并发现马克思的思想经历了两种逻辑。一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逻辑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信用采取了否定性的态度,即认为信用蕴含了人格的货币化。二是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的资本逻辑中,马克思将资本信用视为货币的人格化:一方面他借助对各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借贷关系的分析。
推荐文章
马克思的资本批判与人学思想
资本批判
人的本质
解放和自由
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形式及其存在论意义
马克思
价值形式
存在论
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马克思主义
群众观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视角浅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信用与人的存在方式:从马克思到希法亭
来源期刊 中国哲学年鉴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希法亭 借贷关系 职能资本家 资源配置 信用 货币化 社会运行机制 人的存在方式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9-319
页数 1页 分类号 F8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希法亭
借贷关系
职能资本家
资源配置
信用
货币化
社会运行机制
人的存在方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哲学年鉴
年刊
1004-3462
11-2935/B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出版文献量(篇)
279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