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最优化计算方法是能源与动力专业的基础课程,目前缺乏关于能源装备的实际案例.采用拟牛顿算法求解气-液接触式冷却塔设计问题.首先基于蒸发和冷凝物理过程构建常微分方程,进而采用拟牛顿法求解常微分方程,为改善迭代稳定性,开发一种基于液相温度最大值点的迭代更新算法,具有很好的收敛速度和稳定性.针对国外某台28 MWe富氧燃烧电厂实际烟气计算所需冷却塔填料高度.研究发现:L/G对填料高度和烟气出口湿度的影响相似.过低的L/G大大增加填料高度和烟气出口湿度,而过高的L/G并不能有效降低填料高度和烟气出口湿度,存在最优L/G范围.降低液体温度提高了冷却塔出口烟气的冷凝效率,但温度低于10℃,冷凝效率的提升有限.根据L/G与液体温度的关系,获得最优的液体温度为10℃,相应的最优L/G范围为3.4~4.5.
推荐文章
新型底部鼓风式冷却塔的传热性能研究
冷却塔
结构设计
数值模拟
传热传质
自然通风冷却塔拟二维热力计算模型分析
冷却塔
热力计算
焓差模型
压差模型
拟二维模型
大型智能化复合闭式冷却塔冷却性能的实验研究
冷却塔
实验研究
冷却性能
节水率
冷却塔冬季供冷实例研究
冷却塔
供冷
热交换能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拟牛顿法气-液直接接触式冷却塔设计实例研究
来源期刊 锅炉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冷却塔设计 拟牛顿法 直接接触式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设计·科研·试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4
页数 8页 分类号 TK172
字数 60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4763.2018.05.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敦禹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5 30 4.0 5.0
2 章蕾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8 6 2.0 2.0
3 范雪东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冷却塔设计
拟牛顿法
直接接触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锅炉技术
双月刊
1672-4763
31-1508/TK
16开
上海市闵行区华宁路250号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9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43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