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Eley-Rideal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基础上,建立了SCR催化剂孔道表面一维模型,重点分析了低尘布置方式下不同参数(催化剂尺寸、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等)对催化剂脱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沿程长度增加,反应物浓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下降.在孔内流速为4.5 m/s、反应湿度为610 K时,脱硝效率最大约为75%,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降低催化剂脱硝性能.在入口NO浓度为500mg/m3时,要满足脱硝效率达78%以上,需要氨氮摩尔比大于1.1.适当地降低烟气流速有利于提高脱硝效率,但会增加SO2氧化,因此在追求较高脱硝效率同时应考虑对SO2氧化的影响.
推荐文章
SCR催化剂的磨损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SCR脱硝系统
脱硝催化剂
催化剂磨损
数值模拟
飞灰
烟气入射角
燃煤电厂SCR脱硝催化剂磨损诊断及对策研究
燃煤电厂
烟气脱硝催化剂
磨损机理
反应器流场
烟气流速
烟气入射角
SCR催化剂低负荷运行硫酸氢铵失活研究
燃煤机组
SCR催化剂
低负荷运行
最低连续喷氨运行温度(MOT)
硫酸氢铵(ABS)
毛细凝聚
失活
活性恢复
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孔催化剂数值模拟
选择性催化还原
烟气脱硝
单孔催化剂
催化剂壁厚
SO2转化率
氨氮摩尔比
脱硝效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低尘SCR系统单孔催化剂模拟研究
来源期刊 锅炉技术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超低排放 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 低尘布置 氨氮摩尔比 一维模型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设计·科研·试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
页数 6页 分类号 X701
字数 39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4763.2018.05.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月桂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60 799 14.0 26.0
2 张迪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8 10 2.0 3.0
3 王勇强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2)
共引文献  (109)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低排放
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
低尘布置
氨氮摩尔比
一维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锅炉技术
双月刊
1672-4763
31-1508/TK
16开
上海市闵行区华宁路250号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9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43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