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火工品       
摘要:
为研究四氧化三铅加入传统的镁/聚四氟乙烯(Mg/PTFE)红外诱饵剂后对效能的影响,设计了11种配方并压制成药柱样品.用红外热像仪对样品燃烧过程进行观测及计算,得到样品燃烧时间、质量燃速、辐射面积、辐射亮度、辐射强度.结果表明:用四氧化三铅逐渐替换聚四氟乙烯会使样品的最高反应温度逐渐降低,四氧化三铅的质量分数越大,温度降低越多;随着四氧化三铅替换聚四氟乙烯的比例增大,辐射强度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当四氧化三铅比例为35%时,烟火药辐射强度最大.
推荐文章
蒽对Pb3O4/Mg/PTFE红外诱饵剂远红外辐射性能的影响
红外诱饵剂
燃烧温度
辐射强度
热分解
Mg/αβ/PTFE红外诱饵剂的辐射性能表征与计算
红外诱饵剂
添加剂
辐射强度
燃烧产物
纳米Si/Pb3O4延期药热反应动力学研究
延期药
纳米硅铅丹
固相反应
表观活化能
活化期
脱活期
红外陶瓷对MTV诱饵剂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
诱饵剂
红外陶瓷
辐射亮度
光谱辐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b3O4添加量对Mg/PTFE红外诱饵剂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火工品 学科
关键词 红外诱饵剂 聚四氟乙烯 四氧化三铅 辐射强度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567.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1480.2018.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洋 国防科技大学脉冲功率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5 341 9.0 18.0
2 汪家春 国防科技大学脉冲功率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9 9 2.0 2.0
3 陈宗胜 国防科技大学脉冲功率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9 4 1.0 1.0
4 时家明 国防科技大学脉冲功率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9 8 2.0 2.0
5 王冰 国防科技大学脉冲功率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4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外诱饵剂
聚四氟乙烯
四氧化三铅
辐射强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火工品
双月刊
1003-1480
61-1179/TJ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8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