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依据脊柱侧弯矫形受力原理,推导出脊柱侧弯矫形角与矫形力的函数关系式,能够快速计算得到脊柱矫形效果最佳的矫形力位置和大小,为脊柱侧弯矫形力的施加提供理论计算方法.方法 以脊柱侧弯CT断层扫面数据为基础,采集侧弯脊柱中轴线坐标点,借助MATLAB软件拟合出脊柱侧弯样条曲线,得到脊柱侧弯本构多项式,通过编程求出脊柱侧弯Cobb角的大小.根据脊柱生物力学实验数据及临床骨科医学资料,以弯曲梁模型等效脊柱侧弯主侧弯进行矫形受力分析计算研究.结果 推导出了在不同矫形力作用下,脊柱侧弯任意位置矫形力与矫形角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利用函数关系式计算出脊柱的综合弹性模量为0.29 MPa.结论 通过计算分析为脊柱侧弯矫形过程中矫形力的加载位置、大小与矫形恢复角之间的关系提供可靠的力学理论依据.并可以根据不同的脊柱侧弯类型患者,对矫形角与矫形力函数关系式进行优化,得到优化的矫形力及加载位置.
推荐文章
脊柱牵引的生物力学分析初步
脊柱牵引
生物力学
生物力学实验在脊柱内固定发展中的应用进展
脊柱手术
内固定
生物力学
综述
脊柱融合内固定致邻近节段退变的生物力学机制
腰椎
脊柱融合
内固定
相邻节段
生物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Lenke1A/B型脊柱侧弯矫形生物力学计算分析
来源期刊 医用生物力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脊柱侧弯 本构多项式 矫形力 弯曲梁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6-311
页数 6页 分类号 R318.0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156/j.1004-7220.2018.04.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雷蕾 29 70 5.0 6.0
2 李文成 2 15 1.0 2.0
3 翟赟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6)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脊柱侧弯
本构多项式
矫形力
弯曲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用生物力学
双月刊
1004-7220
31-1624/R
大16开
上海制造局路639号
4-633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3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18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