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解决东北黑土耕作深度不够,造成耕层土壤物理性状破坏的问题,以深翻(DN)为对照,研究免耕(NN)、旋耕(RN)、深松(SN)处理下土壤水分、温度、紧实度变化及其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22.5 cm土壤紧实度急剧增加,2016年NN土壤紧实度最大增幅为314.6 kPa,SN最大降幅为220.8 kPa;2017年NN最大增幅为489.3 kPa,SN最大降幅为197.3 kPa.在2016年,耕层(0~20 cm)储水量为DN>RN>NN>SN,SN比DN降低0.085个百分点;在2017年,NN处理耕层(0~20 cm)储水量比DN增加0.036个百分点,SN与DN相比降低0.066个百分点.与DN相比,NN降低表层土温,2016年降幅为0.7℃,2017年降幅为1.5℃.SN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发育,2016年SN处理根长度、根体积、根表面积、根干质量均呈现增加趋势,与DN相比分别增加4.54%,19.21%,18.57%,14.12%,2017年SN与DN相比根长和根干质量增加量为0.58 cm和0.40 g.2016年数据线性分析表明,玉米苗期根长与水分呈负线性关系,玉米苗期干物质重与紧实度呈负线性关系,与土温呈正线性关系,紧实度对玉米苗期干物质形成线性相关性强,且影响较大.综上所述,SN降低土壤紧实度,促进玉米苗期干物质积累,有利于保持产量;NN提高紧实度,降低温度,不利于玉米苗期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
推荐文章
不同耕作方式对砂姜黑土物理性质和玉米生长的影响
砂姜黑土
深翻
土壤结构
根系特征
作物产量
不同耕作方式及施氨水平对砂姜黑土物理性状、微生物学特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砂姜黑土
耕作方式
土壤容重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土壤酶活性
不同机械耕作方式对茶园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茶园机械
耕作方式
土壤容重
三相比
土壤紧实度
喷灌配套耕作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喷灌
耕作措施
土壤物理性质
玉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耕作方式下黑土物理性状及其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
来源期刊 华北农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耕作方式 物理性状 玉米生长 黑土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6-231
页数 6页 分类号 S152|S184
字数 48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68/hbnxb.2018.04.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谷思玉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55 915 14.0 28.0
2 张会慧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7 90 6.0 8.0
3 蔡越桐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12 1.0 2.0
4 郭兴军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12 1.0 2.0
5 张泽慧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12 1.0 3.0
6 吴帅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6 21 2.0 4.0
7 朱玉伟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 1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0)
共引文献  (214)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95)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9(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2(2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8)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耕作方式
物理性状
玉米生长
黑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北农学报
双月刊
1000-7091
13-1101/S
大16开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598号
18-1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7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88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