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自复位钢板剪力墙是将后张拉节点和薄钢板剪力墙相结合而构成的一种新型抗侧力体系.后张拉梁柱节点和柱脚节点提供复位能力,减小结构震后残余变形,内填钢板则是主要的抗侧力元件和耗能元件.地震后通过更换钢板可使结构恢复正常使用功能.建立了自复位钢板剪力墙有限元模型进行水平加载分析,研究了内填钢板和边缘框架的相互作用,以及内填钢板的厚度和跨高比对自复位钢板剪力墙强度、刚度、滞回性能及耗能能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自复位钢板剪力墙的塑性变形发生在内填钢板上,边缘构件保持弹性以提供复位能力.随着钢板厚度和跨高比增大,自复位钢板剪力墙的强度、刚度、耗能能力增大,但残余变形也随之增大.自复位钢板剪力墙的复位刚度与钢板厚度无关,但随着跨高比的增大而减小.
推荐文章
短肢剪力墙结构性能研究
短肢剪力墙结构
结构性能
核岛结构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侧刚度
双钢板混凝土剪力墙
低周往复试验
初始抗侧刚度
抗侧刚度
双层钢板内填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滞回性能数值分析
双层钢板
内填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滞洄性能
初始刚度
承载能力
数值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自复位钢板剪力墙结构性能分析
来源期刊 建筑钢结构进展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自复位 钢板剪力墙 后张拉节点 残余变形 抗震性能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31
页数 9页 分类号 TU392.4
字数 41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969/j.cnki.cn31-1893.2018.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麟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41 274 10.0 15.0
2 吴珊瑚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8 62 5.0 7.0
3 罗小奇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8)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复位
钢板剪力墙
后张拉节点
残余变形
抗震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建筑钢结构进展
双月刊
1671-9379
31-1893/TU
大16开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土木大楼A613室
4-723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4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0603
相关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Guangdo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gdsf.gdstc.gov.cn/
项目类型:研究团队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