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使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大脑中动脉M1段累及分支动脉囊状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5月至2017年12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采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的16例大脑中动脉M1段累及分支动脉的囊状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点、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即刻结果 及其随访结果.结果16例患者中,破裂动脉瘤3例,未破裂动脉瘤13例,均为宽颈动脉瘤且瘤颈或瘤体累及分支动脉.(1)即刻栓塞结果:Raymond分级Ⅰ级4例,Ⅱ级5例,Ⅲ级7例.支架置入后载瘤动脉均保持通畅.其中1例发生缺血并发症,原因为术中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2)13例患者获得影像学随访[4~24个月,中位数6.0(5.5,8.5)个月],其中10例达到完全栓塞,1例进一步血栓形成,1例保持稳定,1例瘤颈少量复发.(3)15例患者获得临床随访[4~36个月,中位数19(12,24)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为0~1分,无一例患者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或死亡.结论 LVIS支架治疗大脑中动脉M1段累及分支动脉的囊状动脉瘤安全、有效,但仍需要更大样本研究和长期随访结果进一步验证.
推荐文章
弹簧圈或联合支架栓塞治疗大脑中动脉M1末端分叉处动脉瘤21例
血管内介入栓塞
弹簧圈栓塞
大脑中动脉M1末端分叉处动脉瘤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大脑中动脉M1段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颅内动脉瘤
大脑中动脉
支架
弹簧圈
血管内治疗
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
支架
弹簧圈
大脑中动脉
宽颈
动脉瘤
栓塞
血管内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大脑中动脉M1段累及分支囊状动脉瘤的疗效评价
来源期刊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大脑中动脉分支动脉 LIVS支架
年,卷(期) 2018,(9)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8-482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40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5921.2018.09.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建民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 322 2008 20.0 26.0
2 黄清海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 196 1422 18.0 25.0
3 许奕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 139 1132 17.0 24.0
4 戴冬伟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 15 53 4.0 5.0
5 洪波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 155 1119 17.0 24.0
6 李锦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颅内动脉瘤
大脑中动脉分支动脉
LIVS支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月刊
1672-5921
11-5126/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80-155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9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87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