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95后的大学生党员中探索具有实效性的党性修养教育路径,必须首先对新时代下95后大学生党员的群体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任何教育效果的实现本质上都是教育者对教育内容进行传播而产生一定传播效果的过程。高校应将传播学的相关原理应用于党性修养教育,从环境认知效果、价值形成与效果维护、社会行为示范效果三个阶段的传播效果产生过程及其间的制约因素出发,尝试基于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传播对象探讨能够确保教育实效的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认知-认同-坚守”的教育路径。
推荐文章
基于精神需要视角下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有效性研究
精神需要
大学生党员
党性教育
有效性
浅谈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学生党员
党性修养
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刍议
大学生
党性教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路径探析——基于传播学视角
来源期刊 北京教育:德育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传播效果 大学生党员 党性修养教育
年,卷(期) bjjydy_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6
页数 5页 分类号 D267.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传播效果
大学生党员
党性修养教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教育(德育)
月刊
1000-7997
11-1129/G4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18号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23
总下载数(次)
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