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可压缩堆积模型,以全孔隙率为设计指标,提出了一种考虑成型过程和集料级配影响的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可压缩堆积模型挑选出干堆积密实度较高的级配集料,引入反映成型过程影响的比例因子λ建立了集料在透水混凝土中的堆积密实度与其干堆积密实度之间的关系,进而确定出单位体积透水混凝土的集料用量;然后根据集料用量和水灰比,计算得到透水混凝土的水泥浆体体积和水泥用量.对依据该方法设计的透水混凝土性能验证试验表明,实测全孔隙率与设计全孔隙率非常吻合,达到预设目标;透水混凝土强度随小粒径集料体积分数的变化趋势与集料干堆积密实度的相近,但是并非干堆积密实越高则强度越高,强度还受到集料粒径的影响.
推荐文章
基于可压缩修正κ-ε模型的弹丸气动计算
可压缩修正
湍流模型
OpenFOAM软件
气动计算
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探讨
透水混凝土
特征
配合比
无砂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探究
混凝土
无砂透水
水灰比
透水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试验研究
透水混凝土
渗透率
配合比优化
微观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可压缩堆积模型的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来源期刊 硅酸盐通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透水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全孔隙率 堆积密实度 可压缩堆积模型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快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60-1965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528
字数 473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武祥 88 1226 21.0 32.0
3 张磊蕾 50 336 11.0 16.0
9 王爱军 33 176 7.0 12.0
10 廖礼平 33 176 7.0 12.0
11 陈晋栋 6 28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透水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全孔隙率
堆积密实度
可压缩堆积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硅酸盐通报
月刊
1001-1625
11-5440/T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东坝红松园1号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733信箱
80-77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98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81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