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光声成像是利用光声效应成像的新型影像技术,具有光学成像高对比度和超声成像高穿透力的优势.光声成像分子包括内源性生色团和外源性造影剂,其中外源性分子造影剂的应用,使分子光声成像成为可能,因而具有广阔的生物医学应用前景及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对光声成像外源性分子造影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合成方式进行综述,重点介绍小分子有机染料、 贵金属纳米颗粒、 碳纳米材料、 有机纳米多聚物、 基因编码的生色团、 铜铁化合物、 半导体多聚物纳米颗粒等光声信号复合物及常见的配体分子,如小分子、 肽类、 亲和小体、 适体和抗体等,并对未来本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展望.
推荐文章
吲哚克酮酸的合成及其作为光声成像造影剂的初步研究
克酮酸
2,3,3-三甲基-3H吲哚
吲哚克酮酸
合成
光声成像
近红外区
吲哚菁绿
碳量子点作为光声造影剂的性能评价与基础研究
碳量子点
光声成像
造影剂
肿瘤血管成像
针灸辅助造影剂对小鼠大脑光声对比度的增强作用
光声层析成像
金纳米颗粒
针灸
大脑皮层
对比度
利用近红外光激发的光声血管造影成像
光声成像
光吸收增强剂
血管造影
光声信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光声成像分子造影剂
来源期刊 协和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光声成像 造影剂 分子成像 靶向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8-363
页数 6页 分类号 R445.9|R445.1
字数 48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9081.2018.04.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玉新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 94 1320 22.0 32.0
2 杨萌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 12 56 4.0 7.0
3 唐鹤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声成像
造影剂
分子成像
靶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协和医学杂志
双月刊
1674-9081
11-5882/R
大16开
北京市帅府园1号
2-719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00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651
相关基金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www.lawol.org/difang/0611112652058_0_7649.html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