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循环微小RNA(miRNA)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的识别价值. 方法:入选的1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按斑块特点分为钙化斑块组(n=65)、非钙化斑块组(n=55),另选取同期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采集3组空腹静脉血检测miRNA(miR-16、miR-126、miR-155、miR-21、miR-221、miR-222)的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进行分析并计算各种循环miRNA诊断非钙化斑块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UC). 结果:非钙化斑块组、钙化斑块组及正常组的miR-16、miR-126、miR-155、miR-21、miR-221表达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非钙化斑块组的miR-21水平显著低于钙化斑块组和正常组;非钙化斑块组的miR-16水平显著高于钙化斑块组和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循环miRNA诊断非钙化斑块均具有一定的价值,miR-16+miR-21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AUC. 结论:外周血miR-16、miR-21水平表达与ACS患者的冠状动脉不稳定性斑块有关,可以作为判定斑块性质的诊断指标之一.
推荐文章
多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冠状动脉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
诊断,计算机辅助
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中医药治疗
神经肽P物质与动脉粥样硬化及不稳定性斑块的关系
P物质
肥大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不稳定斑块
综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循环微小RNA识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价值研究
来源期刊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急性冠脉综合征 微小RNA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1-303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14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6583.2018.05.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磊 湖北省汉川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2 3 1.0 1.0
2 匡旭东 湖北省汉川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3)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急性冠脉综合征
微小RNA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双月刊
1673-6583
31-1951/R
16开
上海市建国西路602号
4-188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12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