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冀中坳陷北部奥陶系潜山碳酸盐岩储层油气资源丰富,但由于岩性复杂(白云岩、灰岩夹杂)、超高温(180℃C)、应力梯度高(0.023 MPa/m)、以往虽采用多种工艺尝试都未能实现突破.针对上述储层地质难题,开展以储层地质特点为基础的储层评价、工艺优选、方案设计等研究,形成了超高温超深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工程一体化的特色改造技术:①利用1 m3大型岩石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手段,结合地质特点开展复杂缝网的地质与工程改造因素方案论证,结果表明储层虽以微细裂缝为主、连通差、两向应力差高(7.0~9.8 MPa),但通过高排量、低黏高黏液体组合、暂堵转向等工艺仍可实现复杂缝网改造;②实现了超高温深层储层一体化改造技术,通过管柱安全力学校核、施工压力预测、求产与试采产能影响分析等,将以往的多次工序改为勘探求产和开发生产的一体化管柱,降低安全风险;③形成了180℃超高温、5 000m超深碳酸盐岩储层“多级注入、暂堵转向、加砂酸压”工艺技术,实现了层间暂堵、层内转向的体积改造目标;④优选出180℃超高温羧甲基压裂液和酸液体系,180℃、170s1下剪切120 min压裂液黏度仍保持在80 mPa·s,酸液在180℃条件下,170s-1剪切60min,黏度达30 mPa·s.该技术在安探1x井大规模施工,排量达11 m3/min,确保了大规模(3 000 m3)、高泵压(80~90 MPa)、多种组合液体(压裂液、酸液)、超高温(180℃)等各种不利条件下长达6h安全、高效实施及后续半年以上安全稳产.经微地震监测和模拟表明,改造体积比以往改造技术增加3.5倍,实现了长、宽、高三维立体改造.压后产气量为40.9×104m3/d,产油量为71 m3/d,试采井口压力保持在25MPa以上,稳定产气量达10×104 m3/d,实现了勘探与开发、地质与工程一体化设计目标.
推荐文章
深层碳酸盐岩储层改造理念的革新——立体酸压技术
深层
海相碳酸盐岩
储集层
立体酸压
酸压裂缝体
酸蚀缝长
流动能力
长井段布酸
基于孔隙分布非均质性建立碳酸盐岩储层产能分类标准
测井解释
碳酸盐岩
孔隙分布
非均质性
成像孔隙度频谱分析
产能分类标准
深井超深井碳酸盐岩储层深度改造技术——以塔里木油田为例
塔里木盆地
碳酸盐岩
压裂
交联酸
注入
多级
酸化
技术
碳酸盐岩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对水侵差异化的影响
碳酸盐岩气藏
三重介质
搭配关系
非均质
渗流
水侵特征
差异性
机理分析
四川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高温超深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工程一体化体积改造技术
来源期刊 石油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冀中坳陷 超高温 地质工程一体化 体积改造 羧甲基压裂液 安探1x井 暂堵转向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油田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100
页数 9页 分类号 TE357.1
字数 100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23/syxb2018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春明 16 73 6.0 8.0
2 才博 37 279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9)
共引文献  (1372)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91)
二级引证文献  (6)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4(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5(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9(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1(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7)
2012(3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13(4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14(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15(25)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冀中坳陷
超高温
地质工程一体化
体积改造
羧甲基压裂液
安探1x井
暂堵转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学报
月刊
0253-2697
11-2128/TE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街6号
2-11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35
总下载数(次)
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