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气候变化下,不同生态策略的树种对环境变化有着不同的响应能力,影响其叶片淋溶产生的DOM(Dissolved organic matter)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影响土壤的养分循环.通过探究亚热带地区不同生态策略树种叶片DOM数量及光谱学特征的差异,评估不同数量和结构特征DOM输入到土壤对养分循环的影响.本研究选取6种树种鲜叶进行浸提,其中竞争型(Competitive,C)和忍耐型(Stress-tolerant,S)各3种(树参(Dendropanax dentiger),黄绒润楠(Machilus grijsii),黄牛奶树(Symplocos cochinchinensis(Lour.)),细柄阿丁枫(Altingia gracilipes),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和罗浮栲(Castanopsis faberi)).通过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溶解性有机氮(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DON)表征DOM的数量特征,通过紫外吸收值(Special Ultraviolet-Visible Absorption,SUVA),腐殖化指标(Humification index,HIX)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FTIR)等光谱指标表征DOM质量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策略树种的叶浸提液中可溶性有机碳浓度无显著差异,但是C策略树种浸提液中可溶性有机氮浓度大于S策略的DON浓度.此外,S策略的芳香化指数(Aromatic index,AI)和腐殖化指数(HIX)均高于C策略.C策略树种的发射荧光强度也高于S策略,说明C策略树种DOM腐殖化程度较低,易分解物质含量高;S策略难分解物质多,腐殖化程度较高.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各树种叶浸提的DOM存在相似的吸收峰,其中以H键键合的-OH伸缩振动最强且C策略树种结果相对简单,验证了荧光光谱的结果.总体而言,与C策略相比,S策略树种叶片浸提的DOM结构更复杂,养分含量更高.这可能是因为,S策略树种对环境变化具有更高的适应性.由于其DOM结构相对复杂,输入土壤后减缓土壤碳周转速率,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S策略树种可能有利于土壤碳汇的形成.
推荐文章
亚热带地区珍贵用材树种培育思考
亚热带地区
珍贵树种
林业发展
中亚热带2种经济林土壤可溶性有机质数量与光谱学特征比较
杉木
锥栗
可溶性有机碳
可溶性有机氮
紫外光谱
荧光光谱
红外光谱
中亚热带森林转换对土壤可溶性有机质数量与光谱学特征的影响
天然林
人工林
可溶性有机碳
可溶性有机氮
紫外光谱
荧光光谱
红外光谱
氮沉降对毛竹林土壤可溶性有机质数量与光谱学特征的影响
三维荧光
氮沉降
土壤可溶性有机质
酶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亚热带地区竞争型和忍耐型树种叶片可溶性有机质数量及光谱学特征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CSR策略 可溶性有机质 荧光光谱 芳香化指数 腐殖化指数
年,卷(期) 2018,(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98-4007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70814146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0)
共引文献  (196)
参考文献  (4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SR策略
可溶性有机质
荧光光谱
芳香化指数
腐殖化指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