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子宫内膜病变超声造影(CEUS)图像特征及定量分析结果,以及CEUS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6月1日至2018年1月31日,于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诊断为疑似子宫内膜病变的62例年龄为27~66岁女性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经阴道CEUS检查,并通过手术或诊刮术获取子宫内膜组织标本进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根据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恶性组(n=10,子宫内膜癌患者),良性组(n=41,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或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对照组(n=11,无子宫内膜病变者).分析62例受试者的CEUS图像特征.CEUS采用与子宫内膜病变区相同深度的正常子宫肌层为参照,通过肘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运用时间-强度曲线(TIC)测定造影剂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梯度[(造影剂峰值强度-造影剂基线强度)/造影剂强度上升时间],以及TIC曲线下面积(TIC-AUC).3组受试者造影剂开始增强时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峰值强度、达峰时间、梯度及TIC-AUC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绘制子宫内膜的峰值强度、TIC-AUC预测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ROC-AUC),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确定这2个指标预测子宫内膜癌发生的最佳临界值,并计算其敏感度和特异度.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本研究征得所有受试者知情同意,并在进行经阴道CEUS检查前,与受试者本人签署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结果 经肘静脉注射造影剂后,经阴道CEUS图像特征为:①恶性组子宫内膜造影剂增强早期,呈快速均匀或非均匀性高增强,根据子宫内膜癌组织病理学类型不同,表现为子宫内膜开始增强时间明显早于、稍早于子宫肌层者分别为7例(子宫内膜腺癌)与3例(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峰值强度明显高于、稍高于子宫肌层者分别为8例(子宫内膜腺癌、透明细胞癌)与2例(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消退时间均晚于子宫肌层.②良性组41例受试者中,9例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其子宫内膜造影剂开始增强时间晚于子宫肌层,清退时间早于子宫肌层,子宫内膜早期增强模式主要为稍低增强;32例为子宫内膜息肉,其子宫内膜造影剂开始增强时间稍晚于子宫肌层,消退时间早于子宫肌层,子宫内膜早期增强模式呈多样化,主要表现为结节状稍高增强.③恶性组、良性组、对照组峰值强度分别为25.1 dB(14.6~26.1 dB)、10.7 dB(7.0~15.5 dB)、10.1 dB(7.2~15.1 dB),TIC-AUC分别为1 880.7(734.9~2 084.2)、418.0(240.0~718.7)、349.8(238.3~563.6).3组峰值强度与TIC-AUC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6.732、6.732,P=0.035、0.011).3组达峰时间、梯度、开始增强时间分别整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TIC指标中,峰值强度、TIC-AUC预测子宫内膜癌发生的ROC-AUC分别为0.92(95%CI:0.78~0.97,P=0.028)和0.96(95%CI:0.84~0.99,P=0.016).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峰值强度、TIC-AUC预测子宫内膜癌发生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6.608 dB、767.45,此时其预测子宫内膜癌发生的敏感度分别为81.2%、85.1%,特异度分别为85.8%、87.2%.结论 在经阴道CEUS时,子宫内膜病变CEUS图像具有一定特征性,对于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的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推荐文章
超声检查和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
超声检查
宫腔镜检查
子宫内膜病变
诊断价值
超声造影和时间-强度曲线对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子宫疾病
超声造影
时间-强度曲线
诊断,鉴别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三维能量
多普勒超声
子宫内膜病变
鉴别诊断
经阴道彩超配合宫腔注水声学造影诊断子宫内膜病变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子宫内膜病变
官腔声学造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声造影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来源期刊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学科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子宫内膜增生 子宫内膜病变 子宫内膜息肉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妇女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5-541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49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7/cma.j.issn.1673-5250.2018.05.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嘉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功能科 11 21 3.0 4.0
2 谯朗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功能科 20 34 4.0 5.0
3 何俊璇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功能科 5 5 1.0 2.0
4 汪洋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功能科 2 5 1.0 2.0
5 潘媚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功能科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9)
共引文献  (169)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1)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5(25)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6(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7(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8(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子宫内膜肿瘤
子宫内膜增生
子宫内膜病变
子宫内膜息肉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妇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双月刊
1673-5250
11-9273/R
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20号
200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60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62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