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量的油气勘探开发实践证实碳酸盐岩储层类型主要有礁滩储层、白云岩储层、岩溶储层及裂缝性(灰岩)储层.因此,在进一步的油气勘探生产中,能否成功预测这些储层的分布及评价就成为了关键任务.应用碳酸盐岩台地滩坪组合快速分析法对四川盆地及其周缘6条野外基干剖面进行实测、2口钻井基干剖面进行描述以及81个露头和钻井等资料点的重新解释以及岩石薄片、阴极发光等室内分析.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大量的单因素图、综合沉积模式图、储层分布预测图等,并经过综合研究,总结出了"滩、云滩、云溶滩"(加裂缝),储层物性渐次变好的规律.并认为:1)扬子台地龙王庙组,在特殊气候异常蒸发风暴发育时期,海水进退、滩坪出没、云化岩溶等因素共同控制了滩体储层的发育、云化、岩溶等储层优化作用.2)因初始孔隙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对后期演化提供有利条件,所以同生、准同生及准同生后早期的白云化作用及岩溶作用对储层形成意义重大;表生岩溶作用(及裂缝),既可大大改善储层物性,也可形成新的储集空间.3)扬子台地龙王庙期滩相发育的特殊时期和环境条件——台平、坡陡、盆深的古地理沉积格局,适用"碳酸盐岩台地滩坪组合快速沉积相分析法".即"以滩为原点"取相对古水深10 m(最佳区间在5~15 m之间),通过岩性、沉积构造(如滩条组合或滩坪组合)等沉积特征快速识别浅水环境和相对深水环境,快速识别沉积相;并对其定量赋值取20 m和0 m,恢复古水深.通过该方法可以快速绘制相对海平面升降变化曲线,识别层序、划分体系域,最终在研究区识别出了"台地之上滩连滩"以及"滩坪组合"的新型沉积模式,为储层的成因和分布研究奠定了可靠的地质学基础.
推荐文章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碳酸盐缓坡双颗粒滩沉积模式及储层成因
四川盆地及周缘
早寒武世
碳酸盐缓坡
双颗粒滩
沉积模式
孔隙—蜂窝状孔洞型
岩溶储集层
上扬子区龙王庙期碳酸盐岩台地模式及油气勘探
碳酸盐岩台地
镶边台地
油气勘探
龙王庙组
清虚洞组
上扬子区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颗粒滩发育规律
四川盆地
早寒武世
龙王庙组气藏
颗粒滩
海平面变化
古地貌
沉积相
分布规律
有利区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龙王庙组储层分布规律及勘探前景
四川盆地
古隆起
早寒武世
储集层
分布
地震勘探
勘探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海水进退、滩坪出没、云化岩溶等与碳酸盐岩储层关系研究——以上扬子地台龙王庙组为例
来源期刊 沉积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碳酸盐岩台地 滩坪组合 储层 控制因素 云滩 云溶滩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地质、地球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0-1205
页数 16页 分类号 P618.13
字数 145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4027/j.issn.1000-0550.2018.06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20)
共引文献  (516)
参考文献  (3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6(3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7(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8(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0(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1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2(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5)
2013(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14(80)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73)
2015(23)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6(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酸盐岩台地
滩坪组合
储层
控制因素
云滩
云溶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沉积学报
双月刊
1000-0550
62-1038/P
大16开
兰州市东岗西路382号
54-45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5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23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