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黄连素和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影响.方法:建立体外铜绿假单胞菌野生株P0A1生物膜模型,分别测定黄连素、环丙沙星分别抑制生物膜形成的MIC,以及黄连素和环丙沙星联合用药的抑菌分级指数(FIC)值.结果:当黄连素浓度0.139 g/mL和环丙沙星浓度0.25μg/mL,分别出现明显的抑制生物膜作用.黄连素和环丙沙星联合用药FIC值是0.5.结论:黄连素有抑制生物膜形成的作用,且与环丙沙星联用可有协同抑制生物膜形成作用.在临床工作中治疗耐FQL的PA感染性疾病时,可尝试联合应用黄连素,以起到提高效果、降低成本和减少耐药的效果.
推荐文章
氨溴索对环丙沙星透过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影响
细菌生物膜
环丙沙星
氨溴索
铜绿假单胞菌
渗透限制
盐酸氨溴索联合环丙沙星抗铜绿假单胞菌成熟生物膜作用研究
盐酸氨溴索
环丙沙星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膜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耐药性机制及防治
铜绿假单胞菌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生物膜
依地酸与3种抗菌药联合对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作用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膜
抗菌药物
鏊合剂
依地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连素与环丙沙星协同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作用研究
来源期刊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膜 黄连素 环丙沙星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66,7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78
字数 17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9664.2018.06.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伟铮 广东省中医院检验科 41 231 9.0 13.0
2 韩菊梅 广东工业大学医院内科 9 31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20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膜
黄连素
环丙沙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2095-9664
44-1710/R
16开
广州市东风西路195号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1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05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