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血尿酸水平对新发胆石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6年6月至2015年12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开滦林西医院、开滦赵各庄医院、开滦唐家庄医院、开滦范各庄医院、开滦吕家坨医院、开滦荆各庄医院、开滦林南仓医院、开滦钱家营医院、开滦马家沟医院、开滦医院分院行健康体检的97 469例受试者的体检资料,分别收集流行病学调查内容、人体测量学指标、生化指标.受试者按照血尿酸四分位数水平分为4组:2 4140例受试者血尿酸<232μmol/L设为Q1组(对照组)、24 473例受试者232 μmol/L≤血尿酸<282 μmol/L设为Q2组、24 382例受试者282 μmol/L≤血尿酸<338 μmol/L设为Q3组、24 474例受试者血尿酸≥338 μmol/L设为Q4组.观察指标:(1)4组受试者临床特征比较.(2)受试者胆石症的发病情况.(3)血尿酸水平对新发胆石症发病的影响:①血尿酸水平与胆石症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②血尿酸对胆石症模型拟合优度的比较;③按性别分层后不同血尿酸水平对胆石症发病的影响;④箱线图示不同性别的血尿酸情况;⑤按年龄分层后不同血尿酸水平对胆石症发病的影响.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Q)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tal-willis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人年发病率计算不同血尿酸分组中胆石症的发病情况.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RCS)计算连续型变量与结局事件风险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以及95%可信区间(95%CI);进一步使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不同血尿酸水平对新发胆石症的风险比(HR)和95%CI;使用似然比检验和赤池信息量准则(AIC)计算血尿酸水平对新发胆石症模型的拟合情况;使用箱线图显示不同性别人群中的血尿酸情况.结果 (1)4组受试者临床特征比较:Q1组受试者性别(男性)、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超敏C-反应蛋白、糖尿病、高血压病、吸烟、饮酒、体育锻炼人数分别为15 162例、(50±11)岁、(24±3) kg/m2、(123±21)mmHg(1 mmHg=0.133 kPa)、(82±12) mmHg、(5.6±2.0) mmol/L、(4.8±1.2) mmol/L、1.14 mmol/L(0.81~1.63 mmol/L)、0.70 mmol/L(0.23~2.23 mmol/L)、2 537例、9 415例、4 575例、2 380例、2 649例;Q2组分别为19 079例、(51±12)岁、(25±3) kg/m2、(130±21) mmHg、(83±12)mmHg、(5.5±1.7) mmol/L、(4.9±1.2) mmol/L、1.20 mmol/L(0.86~ 1.76 mmol/L)、0.71 mmol/L(0.28~1.98 mmol/L)、2 287例、10 124例、6 918例、3 649例、3 288例;Q3组分别为21 132例、(52±13)岁、(25±3)kg/m2、(132±21) mmHg、(84±12) mmHg、(5.5±1.6) mmol/L、(5.0±1.2) mmol/L、1.29 mmol/L(0.91~1.94 mmol/L)、0.80 mmol/L(0.30~2.06 mmol/L)、2 027例、10 755例、8 259例、4 730例、3 958例;Q4组分别为22 651例、(53±14)岁、(26±3) kg/m2、(134±21) mmHg、(85±12) mmHg、(5.4±1.5) mmol/L、(5.1±1.2) mmol/L、1.54 mmol/L(1.05~2.35 mmol/L)、1.02 mmol/L(0.43~2.50 mmol/L)、1 981例、12 082例、9 562例、6 209例、4 758例;4组受试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 624.63,F=279.93,961.91,330.84,271.40,38.25,353.18,H=3 406.30,912.23,x2=108.15,590.49,2 567.07,2 209.21,760.15,P<0.05).(2)受试者胆石症的发病情况:97 469例受试者总随访时间为592 922人年,共有新发胆石症4 270例,总发病率为7.20千人/年;Q1、Q2、Q3和Q4组受试者的人年发病率分别为:6.34千人/年(971/153 205*1 000)、6.91千人/年(1 034/149 686*1 000)、7.44千人/年(1 090/146 549*1 000)、8.19千人/年(1 175/143 482*1 000).(3)血尿酸水平对新发胆石症发病的影响:①血尿酸水平与胆石症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RCS结果表明:以单位变化的血尿酸水平和经对数转化后的血尿酸水平与胆石症发病风险均呈直线关系(x2=11.74,8.01,P<0.05).②血尿酸对胆石症模型拟合优度的比较:所有受试者中,校正了性别、年龄、BMI、TC、TG、糖尿病、高血压病、吸烟、饮酒和体育锻炼因素对新发胆石症的影响后,与Q1组比较,Q3、Q4组受试者新发胆石症风险均增加(HR=1.10,1.12,95%CI:1.01~ 1.20,1.03~ 1.23,P<0.05).多因素模型-2Log L值和AIC值分别为92 532.39、92 550.39,多因素模型+血尿酸分别为92 525.35、92 549.35,加入血尿酸的多因素模型与未加入血尿酸的多因素模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4,P<0.05).③按性别分层后不同血尿酸水平对胆石症发病的影响:进行性别分层后,在女性受试者中,校正了年龄、BMI、TC、TG、糖尿病、高血压病、吸烟、饮酒和体育锻炼因素对新发胆石症的影响后,与Q1组比较,Q2、Q3、Q4组受试者新发胆石症风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R=1.06,1.15,1.09,95%CI:0.88~1.28,0.93~1.34,0.91~ 1.31,P>0.05);在男性受试者中,校正了其他上述相同胆石症发病危险因素后,与Q1组比较,Q2、Q3、Q4组受试者新发胆石症风险均增加(HR=1.17,1.24,1.30,95%CI:1.06~1.30,1.12~1.37,1.18~1.44,P<0.05).④箱线图示不同性别的血尿酸情况:在女性受试者中以年龄每增加10岁分组,18~27岁组、28~37岁组、38~47岁组、48~57岁组、58~67岁组、68~77岁组、78~ 87岁组、88~97岁组受试者血尿酸水平分别为(249±61) μmol/L、(235±50) μmol/L、(231±56) μmol/L、(250±66) μmol/L、(266±75) μmol/L、(281±81) μmol/L、(298±76) μmol/L、(379±86) μmol/L;在男性受试者中,上述各年龄组血尿酸水平分别为(310±76) μmol/L、(298±75) μmol/L、(298±74) μmol/L、(294±74) μmol/L、(302±78)μmol/L、(311±80) μmol/L、(322±80) μmol/L、(330±75) μmol/L.⑤按年龄分层后不同血尿酸水平对胆石症发病的影响:在青中年受试者(年龄≤60岁)中,校正了性别、BMI、TC、TG、糖尿病、高血压病、吸烟、饮酒和体育锻炼因素对新发胆石症的影响后,与Q1组比较,Q2组和Q3组受试者新发胆石症风险均未增加(HR=1.05,1.10,95%CI:0.94~ 1.17,0.99~1.23,P>0.05),而Q4组受试者新发胆石症风险增加(HR=1.15,95%CI:1.02~ 1.28,P<0.05);在老年受试者(年龄>60岁)中,校正了上述相同胆石症发病危险因素后,与Q1组比较,Q2组受试者新发胆石症风险未增加(HR=1.16,95%CI:0.99~1.36,P>0.05),而Q3、Q4组受试者新发胆石症风险增加(HR=1.19,1.21,95%CI:1.02~ 1.40,1.04~ 1.41,P<0.05).结论 高水平血尿酸是影响新发胆石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推荐文章
血尿酸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附206例报告
心肌梗死
尿酸
预后
肌酸激酶同工酶类
医院死亡率
血尿酸水平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价价值
尿酸
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血管造影术
回归分析
基线血尿酸水平对糖尿病人群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糖尿病
心脑血管事件
血尿酸
队列研究
预测价值
时间-平均血尿酸水平与新发慢性肾脏病的关系研究
血尿酸
时间-平均血尿酸
慢性肾脏病
高尿酸血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尿酸水平对新发胆石症的预测价值(附97469例报告)
来源期刊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胆石症 血尿酸 发病率 危险因素
年,卷(期) 2018,(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3-1203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83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9752.2018.12.0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0)
共引文献  (132)
参考文献  (4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7(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8(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胆石症
血尿酸
发病率
危险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月刊
1673-9752
11-5610/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30号
78-117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57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317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