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牛黄清感胶囊血中移行成分的经时变化规律,明确牛黄清感胶囊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基础.方法:以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理论为指导,以UPLC-Q-TOF-MS技术为核心,对大鼠口服牛黄清感胶囊后体内相对含量较高的12个血中移行成分经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分析阐明其体内变化规律.结果:木犀草素、胆酸、苯丙氨酸、绿原酸、牛黄胆酸、甘氨胆酸具有易于检测,吸收较快,血药浓度较大,消除时间较长等特点,且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初步确定这些成分为牛黄清感胶囊潜在的有效成分.结论:通过血中移行成分的经时变化规律分析为牛黄清感胶囊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备选化合物.
推荐文章
UPLC-Q-TOF/MS法分析牛黄清感胶囊成分
牛黄清感胶囊
化学成分
UPLC-Q-TOF/MS
HPLC法同时测定牛黄清感胶囊中8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牛黄清感胶囊
高效液相色谱
隐绿原酸
黄芩素
连翘酯苷A
参附汤血中移行成分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
心肌细胞
凋亡
自噬
缺氧复氧
参附汤血中移行成分
利用重力-热耦合场流分离技术分离牛黄清肺散
场流分离
重力场流分离
热场流分离
耦合场流分离
牛黄清肺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牛黄清感胶囊血中移行成分经时变化规律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中医药科技 学科
关键词 牛黄清感胶囊 血中移行成分 经时变化规律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中药研究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7-680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294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1)
共引文献  (38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牛黄清感胶囊
血中移行成分
经时变化规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医药科技
双月刊
1005-7072
23-1353/R
大16开
哈尔滨市香坊区香顺街41号
14-240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21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89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