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燃煤电厂尾部烟道的烟气余热来实现脱硫废水的喷雾蒸发是实现其零排放的有效途径,以国内某燃煤电厂330 MW火力机组的烟道为研究对象,利用DPM模型对雾化液滴群在高温烟道内的蒸发及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雾化嘴角情况下液滴碰壁情况 、不同负荷下液滴的蒸发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50% 、75% 、100% 烟气负荷工况下,烟气温度越高 、烟气速度越快,雾化液滴群完全蒸发所需时间越少,液滴最大蒸发时间在2.85~3.36 s之间.在单烟道结构的最佳喷嘴雾化锥角为65°情况下,越靠近烟道内侧,涡的尺寸越大,越有利于促进喷嘴区的局部液滴群不断向其他区域扩散.
推荐文章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现场中试研究
脱硫废水
零排放
软化
膜处理
蒸发结晶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脱硫废水
零排放
烟道蒸发
旁路干燥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工程案例研究
燃煤电厂
脱硫废水
零排放工程
喷射雾滴烟气流动蒸发特性
脱硫废水零排放
烟气蒸发
液滴蒸发特性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在烟道中的蒸发及流动特性数值模拟
来源期刊 重庆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脱硫废水 喷雾蒸发 雾化锥角 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18,(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5
页数 7页 分类号 TK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8.1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仲卿 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55 181 8.0 12.0
2 杨彬 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5 15 2.0 3.0
3 谈智玲 2 9 2.0 2.0
4 彭歌亮 3 9 2.0 3.0
5 陈全喜 2 9 2.0 2.0
6 付江涛 2 9 2.0 2.0
7 左蓓萌 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154)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脱硫废水
喷雾蒸发
雾化锥角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大学学报
月刊
1000-582X
50-1044/N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正街174号
78-16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4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57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