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氨制冷剂存在可燃性和毒性,因此减少其在制冷系统中的充注量极为重要.小管径换热管通常可以提供更高的表面传热系数,这可以作为提升换热器紧凑性同时减少系统中充注量的有效方法.本文搭建了氨制冷剂管内流动沸腾换热及压降测试实验装置,测试了氨制冷剂在4 mm水平光管内的流动沸腾换热及压降,并分析了干度、质量流速及热流密度对换热及压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动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随着干度的增加而增大,同时质量流速和热流密度越高,流动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越大.此外,氨制冷剂在管内的两相摩擦压降也随着干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固定干度下,质量流速的升高导致压降增大.
推荐文章
R717管内流动沸腾传热关系式评价分析
R717
流动沸腾
传热
关系式
R404A在小管径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研究
小管径
沸腾换热特性
干涸
R404A
CO2-润滑油水平光滑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
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
润滑油
水平光滑管内流动沸腾换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R717在小管径水平光管内流动沸腾换热及压降特性
来源期刊 制冷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氨制冷剂 小管径 流动沸腾换热 压降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B61+1|TK124|TB64
字数 35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18.04.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邵双全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低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 43 277 9.0 14.0
2 田长青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低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 50 365 10.0 17.0
6 高玉平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低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 45 263 10.0 14.0
10 司春强 18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氨制冷剂
小管径
流动沸腾换热
压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制冷学报
双月刊
0253-4339
11-2182/TB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阜成路67号银都大厦10层
89210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3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16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