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水文调节、水质改善、物质输入调控、生物多样性维持等方面梳理了滨岸带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滨岸带具有良好的水文调节效应, 这种调节效应主要通过滨岸带植被根系对土壤水分持留, 植物残体对径流路径的影响, 以及挺水和沉水植物对水流的物理作用等途径实现.滨岸带显著影响水质过程, 对于面源污染径流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滨岸带能够经历周期性的干湿交替, 同时具有发达的植被系统和丰富的土壤微生物类型, 独特的水文和地球化学条件使滨岸带成为氮磷迁移转化的热区.滨岸带对水生态系统的物质输入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既能够为水体生态系统提供丰富的物质来源, 又能够避免过量的营养物质输入.这种调控作用对于水生态系统群落结构的维持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滨岸带水生和湿生植被的生长使水体生态系统食物链不断完善, 大型无脊椎生物和鱼类种群数量得以增加, 对水体生物多样性的提升具有明显的贡献.自然的洪水扰动可能是滨岸带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 而水媒传播过程则可能是滨岸带影响河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机制.当前对于滨岸带生态机制过程的认识尚不够深入, 今后滨岸带研究要加强物质过程和生态学过程的探讨, 尤其是水文、水质、生物群落等要素的耦合机制, 滨岸带水环境效应的模拟预测, 以及滨岸带对河流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研究等.
推荐文章
筑坝对河流生态系统影响研究进展
大坝
河流
生态系统
生态恢复
河流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河流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
方法体系
景观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景观
河流生态系统
流域水文
空间尺度
土地利用
筑坝对河流生态系统影响研究进展
大坝
河流
生态系统
生态恢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滨岸带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生态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滨岸带 水文调节 水质净化 物质输入 生物多样性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232
页数 11页 分类号 X1
字数 106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4108/j.cnki.1008-8873.2018.03.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贾海燕 25 173 7.0 13.0
2 尹炜 31 362 10.0 18.0
3 王超 16 38 3.0 6.0
4 雷俊山 17 140 5.0 11.0
5 徐建锋 12 45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1)
共引文献  (232)
参考文献  (6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72)
二级引证文献  (5)
19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4(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7(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8(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3(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6(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7(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0(1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滨岸带
水文调节
水质净化
物质输入
生物多样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科学
双月刊
1008-8873
44-1215/Q
16开
广州暨南大学水生态科学研究所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6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00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