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体外受精(IVF)患者的卵泡液进行代谢组学研究,鉴定出代谢差异物,探究其与卵母细胞的关系,从卵泡液代谢组层面阐述年龄影响生殖功能的机制.方法:对191例IVF患者卵泡液进行代谢组学分析,21~27岁47例,28~34岁74例,35~41岁41例,42~48岁29例.采用超高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将卵泡液样品分别在正离子、负离子模式下进行采集,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PLS-DA)得到四组间差异性物质质荷比.根据得到的质量数、同位素丰度比得到与其相匹配的分子式,鉴定出差异物,把这些差异物通过KEGG聚类分析,指向差异通路,鉴定这些差异物质涉及的代谢通路和所指向的化合物.结果:随着年龄增加,卵母细胞质量及数量呈下降趋势,期间伴随卵泡液代谢物变化,差异物主要涉及氨基酸、脂质、激素、维生素等.下调物15种:6-氧代己酸酯,L-苯丙氨酸,脯氨酸,十六烷酸/棕榈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油酸,硫酸脱氢表雄酮,溶血性磷脂酰胆碱(16:1),溶血性磷脂酰胆碱(20:4),溶血性磷脂酰胆碱(20:3),25-二羟维生素D3,5-去氢表甾醇,27-羟基胆固醇,5-胆甾烷-3α,7α,12α,23,25-戊醇;上调物3种:溶血性磷脂酰胆碱(18:3),溶血性磷脂酰胆碱(18:1),13,14-二氢视黄醇.结论:女性生殖能力随着年龄增加而减退,期间伴随卵泡液代谢物变化,从卵泡液代谢组学层面揭示了年龄影响生殖功能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