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VOF模型,建立了模拟矩形微通道内流动凝结的三维瞬态数值模型,速度进口采用分相流模型,并考虑速度与液膜厚度的进口段效应.通过对比参考文献流型图,验证了该数值模型.对R32在宽高比分别为2∶3、1∶1和3∶2的三种矩形微通道内流动凝结进行了数值模拟,环状流、喷射流、泡状流和收缩泡状流沿着计算域依次出现.通过分析通道截面气液相分布与壁面热流密度分布规律可知:当矩形宽高比偏离1∶1,通道截面液膜分布不均匀性增加,Gregorig效应增强,进而强化换热.换热强化使得环状流尾部气芯的Wev和Cav减小,导致喷射流更靠近入口,伴随更低的气弹脱离频率.计算结果表明:矩形宽高比显著影响流动凝结过程,与方形通道相比,严格矩形通道更有利于换热与抑制气液界面波动.
推荐文章
几何参数对矩形微通道内流体流动特性的影响
矩形微通道
几何参数
摩擦阻力系数
摩擦常数
雷诺数
宽高比对矩形窄缝通道内流体温度场的影响
矩形窄缝通道
宽高比
热集中
数值模拟
气体入口角度和截面宽高比对微通道内泰勒气泡行为的影响
气液两相流
气泡长度
微通道
流体体积法
高宽比对矩形窄通道内单相水流动特性的影响机理
矩形窄通道
高宽比
摩擦阻力
湿周
速度分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宽高比对矩形微通道内流动凝结的影响
来源期刊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凝结 微通道 Gregorig效应 宽高比 喷射流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传递现象与单元操作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64-1273
页数 10页 分类号 TQ124
字数 46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9015.2018.00.01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凝结
微通道
Gregorig效应
宽高比
喷射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双月刊
1003-9015
33-1141/TQ
大16开
杭州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2754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