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在藏族四肢骨折患者中实施改良的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生理、心理状况和感染风险的影响.方法 2016年1—12月纳入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藏族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对照组辅以常规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组开展针对藏族群众的改良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即护理措施中融入宗教信仰支持、双语护理支持、生活习惯配合等.于入院当日、术前、术后1 d、出院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采集患者外周血观察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入院当日、术前、术后1 d、出院时HAMA得分分别为(21.3±2.1)、(15.7±2.5)、(13.1±2.4)、(11.8±1.8)分,对照组为(20.7±2.3)、(18.1±2.0)、(15.8±2.0)、(13.4±1.3)分,两组HAMA得分均呈下降趋势(F值分别为131.511、82.510;P<0.001),且观察组术前、术后1 d、出院时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916、5.667、4.725;P<0.001).观察组HAMD得分分别为(28.7±2.8)、(23.6±2.4)、(18.5±1.8)、(15.6±2.0)分,对照组为(28.4±2.3)、(25.6±2.7)、(22.6±2.2)、(19.4±2.3)分,两组HAMD得分均呈下降趋势(F值分别为153.582、102.618;P<0.001),且观察组术前、术后1 d、出院时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630、9.458、8.175;P<0.01).观察组外周血CRP水平分别为(10.2±1.3)、(7.8±1.5)、(31.7±4.2)、(5.4±1.5) mg/L,对照组为(10.1±1.5)、(9.8±1.2)、(39.2±3.8)、(6.8±1.0) mg/L,两组指标变化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39.315、213.158;P<0.001),观察组术前、术后1 d、出院时该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747、8.582、5.033;P<0.001).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8.6%,低于对照组的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8,P<0.05),观察组发生感染患者感染持续时间为(6.4±1.1) d,短于对照组的(11.5±2.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01,P<0.001).结论 对藏族四肢骨折患者围术期开展融入宗教、语言、生活习惯等支持的改良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降低患者心理和生理应激水平,减少其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