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复合妊娠的临床特点、复合妊娠中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及宫内妊娠的围产结局.方法 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于200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44例复合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复合妊娠的临床特点、复合妊娠中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及宫内妊娠的围产结局.结果(1)复合妊娠的临床特点:144例复合妊娠患者的年龄为(30.8±3.8)岁,体质指数(BMI)为(21.9±2.9)kg/m2,诊断孕周为(6.5±1.3)周.其中,4例(2.8%)自然妊娠,10例(6.9%)促排卵治疗后妊娠,130例(90.3%)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后妊娠;51例(35.4%)患者无临床症状,93例(64.6%)患者有临床症状,主要为阴道流血、下腹痛、腹腔内出血所致的失血性休克.复合妊娠中异位妊娠的部位以输卵管(本研究中特指除间质部以外的输卵管,包括输卵管壶腹部、峡部、伞端;85例, 59.0%)和输卵管间质部(48例,33.3%)常见.(2)复合妊娠患者的异位妊娠治疗:13例行期待治疗,余131例行手术治疗,其中腹腔镜手术56例、开腹手术52例、穿刺减胎术23例.131例手术治疗患者中,术前宫内妊娠为难免流产者6例,其余125例患者的手术后总早期流产率为14.4%(18/125);二次手术率为3.1%(4/131).(3)复合妊娠患者的宫内妊娠结局:宫内胎儿存活者120例,总活产率为83.3% (120/144);其中手术治疗后宫内胎儿存活者107例,手术治疗后活产率为85.6%(107/125).活产分娩者中早产29例,早产率为24.2%(29/120).其中,手术治疗后的输卵管复合妊娠和输卵管间质部复合妊娠的早产率分别为25.8%(16/62)和26.3%(10/3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05);其剖宫产率分别为59.7%(37/62)和97.4%(37/3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00,P<0.05).结论 复合妊娠的临床表现多样化,结合高危因素、临床症状和超声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减胎手术均可用于复合妊娠中异位妊娠的治疗,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术后流产率和二次手术风险;期待治疗应谨慎选择.通过个体化的治疗,多数复合妊娠中的宫内妊娠可获得良好的围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