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内蒙河套地区的多次野外调查和多个横穿黄河河谷剖面的测量,热释光(OSL)与电子自旋共振(ESR)年龄样品的采集和测定,以及与黄河上中游其它河段和长江及中国其它河流河段的对比,从而取得了如下几方面的发现与认识:(1)河套地区不仅包括了具有多期湖泊发育,堆积了厚达数千米的晚新生代河湖相地层的断陷盆地,而且在其北侧的阴山山脉南麓,特别是南侧的鄂尔多斯高原北缘,还保存着拔河高度可达300m或更高的黄河9级阶地(T1~T9).其中,T1的拔河高度2~12m,为内叠的堆积阶地,由松散的砂砾层组成,沿黄河及其支流均有分布.T2至T4,拔河高度分别为12~45m,28~80m和60~115m,阶地高度有自下游向上游变小的趋势.这些阶地大多分布在河套盆地之内,往往以河套古湖的湖相沉积为基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缘,有时以三趾马红土或古近纪地层甚至基岩为基座,在阴山南麓,则以湖相地层、古近纪地层或基岩为基座,往往缺少三趾马红土.河套古湖的湖相沉积往往呈海拔1080~1100m的湖积台地出现,如在托克托东南表现最为明显.在湖积台地之上,有时能见到马兰黄土覆盖,其底部甚至有隐约的古土壤层S1出现.T5至T8,拔河高度分别为75~160m,130~200m,170~260m和250~295m,也有下游高差大、上游相对较小的趋势.组成阶地的砾石层或砂砾石层,有时与含1至多条古土壤的黄土互层,而以三趾马红上或古近纪地层甚至基岩为基座.有时在阶地沉积或三趾马红土之下,保存有河流相的砾石或砂砾石层,部分已被钙质胶结而成为砾岩或砂砾岩,显然是古黄河的沉积物.T9阶地我们只在黑赖沟剖面的两个地点发现,其拔河高度为290~315m,且下伏含有多达22层白色钙质结核层的三趾马红土的基座.(2)ESR与OSL测年结果表明,阶地的时代贯穿了整个第四纪时期.其中,T1形成于全新世中期:T2至T4分别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中期和早中期;河套古湖沉积形成于晚更新世早期;TS~T9分别形成于中更新世晚期、中期、早期、早更新世晚期和早期.在黄河T5~T8之下,特别是其基座的三趾马红土之下所发现的古黄河的砾石层、砂砾层或胶结的砂砾层,其所夹砂层的石英热活化法ESR年龄测定结果为中新世或上新世.(3)研究表明,自新近纪以来,黄河不仅一直存在于强烈下沉的河套盆地,而且也徘徊在与其相伴的、长期持续但具有不同隆升幅度的阴山山脉南麓和鄂尔多斯高原北缘之间.这表明,即使在河套断陷的成湖时期,无论是断陷湖还是堰塞湖,黄河不仅可以从一端注入湖泊并从其另一端流出,而且河道也可以在湖泊的一侧或两侧流动.这就是河湖共存.(4)作者在对黄河整个上—中游及部分其它河段考察与研究的基础上还发现,自新近纪早中期以来,黄河就是一条上、下游贯通的古老大河,尽管古黄河的遗迹已受到不同地质构造单元的不同特征的地壳运动的影响而发生了巨大的破坏与变动,使其保存状况和连续性远不如第四纪不同时期的古黄河遗迹.(5)湖泊与河流是可以共存的.黄河并非泄空了某个断陷盆地(如三门古湖、河套古湖、贵德古湖、共和古湖等)才开始出现的,也不是第四纪以来因溯源侵蚀而逐段贯通的.黄河干流所流经的众多断陷盆地,可以多阶段成湖,也可以多次泄空;河道可以像现今梯级开发的水库而与古湖呈串珠状相连,也可以流经其旁与之并列;但黄河始终存在.(6)黄河自中新世早中期形成以来,可以深深地切割隆升地段的高山高原低山丘陵,形成沿途许多巨大的峡谷与多级河流阶地,也可以不断地充填所途经的强烈断陷地段的盆地谷地平原,形成巨厚的晚新生代地层,但黄河则始终存在,甚至在不同时期均能保留其大体呈抛物线状的河流纵剖面.(7)新近纪以来,黄河不仅一直存在于强烈下沉的河套盆地,而且也徘徊在与其相伴但具有不同隆升幅度的阴山山脉南麓和鄂尔多斯高原北缘之间.这表明,它不仅在不同河段可以同时穿越许多个隆升的高原山地和沉降的盆地平原,而且同一河段也可以游荡在隆升的山地或高原及下沉的平原或盆地之间.河套地区就是一个河湖多阶段共存的典型范例.(8)作者综合对黄河、长江等中国大型水系干流河谷发育问题的初步研究结果,提出如下几点想法供今后研究加以重视:①黄河与长江等中国其他典型的大型河流应该都是古老的,并且大多至少形成于中新世早中期,这就是中国河流的古老性.但因研究程度限制,目前对这些河流的最初发育情况并不清楚.②在河流的长期发育过程中,会由于内外动力的原因(如构造升降运动、断裂活动、地震、冰川作用、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等),在某一或某几个河段,会有一段或几段或长或短的时期,有构造湖或堰塞湖发育,但因河流规模巨大,始终能穿过这些湖泊或者在其旁流过,这就是河湖共存论.用湖泊贯通或河流袭夺解释中新世以来就已经存在的黄河、长江和中国其他河流是近期形成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而要寻找黄河和中国其他河流的起源,是否由袭夺而来的问题,则至少要在中新世初或之前的古近纪去解决.③一条源远流长的大型河流一旦形成,由于其水量充沛,侵蚀与堆积能力很强,一般的内外动力作用都是难以阻挡的:它能穿过强烈活动的构造带并侵蚀切割因构造引起的隆升地段,在高山高原低山丘陵上形成峡谷或多级阶地;也能在长期下沉的盆地谷地平原中,不断地充填堆积,形成巨厚的冲积层,即使在其流经地区会有多段不同性质与幅度的升降运动不断地改变其纵剖面,但每条河流除其源头段的小河或冲沟外,在其绝大多数时段,都会大体保存其抛物线状的形状.受到调查研究程度的限制,目前仍无法完整地勾绘新近纪不同时期古黄河的位置和恢复其演变历史,也囚缺少对河套断陷中的晚新生代地层的详细研究及其与断陷之外受到构造变动的古黄河沉积物的对比研究,而无法恢复其确切的升降运动幅度与速率,这些都期待能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解决.
推荐文章
岗德尔山河流阶地及其所反映的河套与银川盆地的沟通
鄂尔多斯西北缘
河流阶地
新构造运动
黄河
河湖相沉积
黄河山陕峡谷保德-克虎段高阶地砾石层的初步研究
河流阶地
红土
古地磁
山陕峡谷
黄河
黄河源区河流阶地特征及源区黄河的形成
黄河源区
河流阶地
黄河形成
青藏高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内蒙河套地区黄河阶地与新近纪砾石层的发现及其对黄河发育、中国河流古老性与河湖共存论的意义
来源期刊 地质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河套地区 河流阶地 古砾石层 晚新生代 黄河发育史 河湖共存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5-886
页数 42页 分类号
字数 456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001-5717.2018.04.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道功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149 2464 27.0 39.0
3 赵希涛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92 1811 25.0 37.0
7 贾丽云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12 54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81)
共引文献  (521)
参考文献  (10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18)
二级引证文献  (6)
19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2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3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5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5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6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8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4(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8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8(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89(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4)
1990(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1(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3)
1992(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3(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4(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1995(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2)
1996(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4)
1997(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1)
1998(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2)
1999(5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6)
20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3)
2001(7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69)
2002(5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4)
2003(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4)
2004(6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3)
2005(73)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67)
2006(6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63)
2007(90)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81)
2008(66)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57)
2009(3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1(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2(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13(2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4(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6(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7(10)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河套地区
河流阶地
古砾石层
晚新生代
黄河发育史
河湖共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学报
月刊
0001-5717
11-1951/P
大16开
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2-113
192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6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896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