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当下建筑设计行为已逐渐从孤立的空间塑造走向复杂社会系统的链接.本文以日本建筑师黑川哲郎的原木框架住宅构造法为例,通过对社会背景与设计手法之间的关系解读,探讨居住建筑设计对社会系统的推动模式,为处于社会经济增速换档期中的中国建筑设计提供借鉴.
推荐文章
居住建筑的造型细部设计探讨
造型细部的意义
重点设计部位
细部组合原则
细部设计手法
重庆居住建筑热环境
居住建筑
热环境
调查
基于居住建筑中建筑专业节能设计探析
现代建筑
绿色
节能
设计
应用
居住建筑单元能耗标识工况研究
建筑
单元能耗
标识
工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对话社会系统的居住建筑实践
来源期刊 住区 学科
关键词 居住建筑设计 社会性 原木框架构造法 黑川哲郎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主题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32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9073.2018.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希 暨南大学深圳学院旅游管理系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居住建筑设计
社会性
原木框架构造法
黑川哲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住区
双月刊
1674-9073
11-5915/TU
16开
北京海淀区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509室
2-853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0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7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