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倪瓒本人的家庭在元朝社会结构里算得上上层,但作为一个典型的文人,不可能不受到来自整个圈子里对于元朝的抵抗心理的影响。例如,其在题《郑所南兰》诗中写道:"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解,泪泉和墨写离骚。"可以看出其对郑思肖的品格的崇敬及其气节的高度认同。因此对于倪瓒来讲,"华夷之辨"这种情结是确实具有的,但若就此推断说倪瓒不仕元朝是出于很强烈民族意识,似乎也不太恰当。从流传的倪瓒作品来看,署"至正"等元朝年号款的比比皆是。然而在进入明洪武时代后,其所留下的笔墨却一律改为干支。之前对岳飞、郑思肖的民族情怀深有共鸣的倪瓒,如今面对"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明王朝却拒不认同,这又作何解释呢?
推荐文章
幽深闲远:倪瓒诗画意境的营构与传播偏向
倪瓒
诗画意境
幽深闲远
虚静
审美观照
“推动历史的轮子”——叶圣陶《倪焕之》释读
五四
五卅
心灵形式
知识阶级
工人运动
晚清"以民制夷"政策失败之原因探析
以民制夷
阶级本质
民意认识
春秋时期的义观念与义利之辨
道德
义利之辨
大义灭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倪瓒的矛盾——夷夏之辨与遗民情怀
来源期刊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道家 隐士 华夷之辨 遗民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1
页数 2页 分类号 B24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欧阳新尧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道家
隐士
华夷之辨
遗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月刊
1003-2592
41-1061/B
郑州市经三路98号
36-113
出版文献量(篇)
526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