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地震台观测仪器所在的地下硐室形成初期,由于硐室围岩为满足周壁法向应力为零的边界条件,底板会出现底鼓现象,其为一个缓慢过程,会严重影响地倾斜观测的长趋势变化,给地震监测工作带来误判.通过对硐室在地应力作用下的数值模拟,给出其围岩应力场分布特征,获取底板模型各网格点Z 方向上的形变值,并将其换算为地倾斜数据.结果揭示,对地震观测仪水平摆产生影响的是硐底最大主应力场的变化;根据仪器在硐底的不同位置,会伴随不同程度的拉应力场变化,这种拉应力在竖直方向上不规则的梯度变化,导致硐底产生地表隆起现象,造成硐室内部地倾斜发生变化,其对地倾斜观测的影响范围在17.46~8177.02/10-3″.该结果有利于给新建硐室提供底板支护要求与依据,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
推荐文章
大型硬岩地下硐室围岩二次应力场特征弹脆塑性分析
地下硐室
围岩
二次应力场
弹脆塑性分析
数值模拟
大型地下硐室群施工期围岩应力变形及稳定分析
水电站
地下硐室群
数值模拟
应力变形
围岩稳定
深井大断面硐室围岩稳定性控制模拟分析
深井
大断面硐室
联合支护
数值模拟
稳定性分析
深埋硐室高围压条件下的围岩动力学响应
高应力岩体
动力扰动
数值模拟
结果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硐室围岩应力场对地倾斜观测影响的模拟分析
来源期刊 地震工程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硐室 围岩压力 二次应力场 底鼓 地倾斜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地震观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6-152
页数 7页 分类号 P315.6
字数 30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844.2018.01.14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红涛 41 123 7.0 9.0
2 武永彩 8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101)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硐室
围岩压力
二次应力场
底鼓
地倾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震工程学报
双月刊
1000-0844
62-1208/P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450号
54-28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2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63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