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应用荟萃分析方法系统评价表皮生长因子(EGF)治疗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有效性. 方法 以“inhalation injury、smoke inhalation injury、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为检索词,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以“吸入性损伤、表皮生长因子”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白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17年12月公开发表的有关EGF治疗吸入性损伤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胶体渗透压(COP)、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成纤维细胞百分比,肺部症状消失时间,坏死黏膜脱落时间,气管导管拔出时间,呼吸道分泌物量,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荟萃分析. 结果 共纳入6篇研究375例吸入性损伤患者,包括接受EGF治疗的EGF组182例和接受传统治疗的传统治疗组173例.纳入研究中6项研究偏倚风险均不确定.EGF组患者BALF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COP均明显低于传统治疗组,标准化均数差(SMD)分别为-9.37、-26.77、-8.13(95%置信区间分别为-14.11~-4.63、-41.85~-11.69、-9.54~-6.73,P<0.001).EGF组患者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均低于传统治疗组,成纤维细胞百分比高于传统治疗组,SMD分别为-20.22、-13.08、-12.28、2.99(95%置信区间分别为-22.27 ~-17.66、-14.76 ~-11.40、-13.86~-10.70、2.48 ~3.50,P<0.001).EGF组患者肺部症状消失时间、坏死黏膜脱落时间、气管导管拔出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治疗组,SMD分别为-1.05、-1.22、-1.11(95%置信区间分别为-1.36~-0.74、-1.54~-0.91、-1.39~-0.82,P<0.001).EGF组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量明显少于传统治疗组,SMD为-1.44(95%置信区间为-1.90~-0.98,P<0.001).EGF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传统治疗组,相对危险度为0.46(95%置信区间为0.24~ 0.89,P<0.05).BALF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COP可能存在发表偏倚(P<0.05),坏死黏膜脱落时间、肺部症状消失时间、气管导管拔出时间不存在发表偏倚(P>0.05). 结论 在传统治疗方式上增加EGF治疗吸入性损伤可减轻呼吸道炎症反应,促进呼吸道上皮的修复,缩短气管导管的拔出时间,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概率,对吸入性损伤有良好的效果.
推荐文章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雾化吸入在吸入性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吸入性损伤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纤维支气管镜
复方表皮生长因子栓的制备与应用分析
复方表皮生长因子栓
制备
临床应用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治疗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放射治疗
复方表皮生长因子漱口剂的合成与疗效分析
表皮生长因子(EGF) 含漱剂 合成 临床疗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吸入性损伤有效性的荟萃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烧伤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烧伤,吸入性 表皮生长因子 吸入性损伤 荟萃分析
年,卷(期) 2018,(7) 所属期刊栏目 吸入性损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9-465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57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009-2587.2018.07.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文军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 24 42 4.0 4.0
2 李武全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 9 33 3.0 5.0
3 王欣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 13 21 3.0 4.0
4 魏亚婷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 6 23 4.0 4.0
5 李晓庆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 11 22 3.0 4.0
6 段建兴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科 10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6)
共引文献  (118)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烧伤,吸入性
表皮生长因子
吸入性损伤
荟萃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烧伤杂志
月刊
1009-2587
50-1120/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
78-13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9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8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