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电影工业化体系的逐渐形成,电影特效已经成为当下电影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创作手段.微缩模型技术作为电影特效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迄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即使数字化技术已经发展至较高的水平,“虚拟”已经无限接近于“真实”,但是为了保证场景、道具的真实质感,微缩模型技术非但没有被数字技术所淘汰,反而与现在数字CG技术结合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依然是影视特效领域不可被替代的关键技术.在特效短片《风筝》中,大量微缩模型的运用,证明了微缩模型对于场景真实度的贡献以及在成本方面的控制,但同时也体现出了微缩模型对于拍摄而言的局限性.本文以《风筝》为例证,详细阐述在未来,微缩模型将如何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能够呈现给受众更为真实、有质感的电影画面场景.
推荐文章
影视特效粒子系统研究
粒子系统
影视特效
场景镜头
影视作品中的特效应用
影视制作
数字特效
场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缩模型在影视特效制作中的应用——以特效短片《风筝》为例
来源期刊 现代电影技术 学科
关键词 微缩模型 影视特效 电影工业化
年,卷(期) 2018,(9) 所属期刊栏目 拍摄与制作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4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55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3215.2018.09.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晓清 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 4 2 1.0 1.0
2 李畅 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缩模型
影视特效
电影工业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电影技术
月刊
1673-3215
11-5336/TB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科学院南路44号
2-319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75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9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