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摘要:
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地面沉降的诱发因素和研究对象,发现具有灰色特性,并且地面沉降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与Verhulst模型曲线相似,因而可以应用该模型预测太原市地面沉降.其次根据五个沉降中心中30个典型的水准观测点的累积沉降量建立了灰色Verhulst预测模型.最后预测了2010年与2015年的地面沉降发展趋势,得出2010年总体沉降范围向外扩展,小店中心扩大幅度较大,吴家堡年均沉降速率持续减缓;到2015年西张沉降趋势基本趋于稳定状态,万柏林和下元沉降速率减缓,吴家堡沉降幅度变化不大,万柏林、下元和吴家堡的沉降范围已连成一片,小店中心最大沉降量达1 508 mm,年均沉降速率为45 mm/a.
推荐文章
常州地面沉降的灰色Verhulst预测
地面沉降
灰色Verhulst模型
预测
常州市
参数累积估计灰色模型及地面沉降预测
灰色模型GM(1,1)
累积法
参数估计
模型稳定性
地面沉降预测
分层沉降预测
地面沉降预测的灰色-马尔柯夫模型
灰色-马尔柯夫模型
地面沉降
预测
天津滨海新区
常州地面沉降的灰色Verhulst预测
地面沉降
灰色Verhulst模型
预测
常州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灰色Verhulst模型的山西太原地面沉降趋势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地面沉降 灰色Verhulst模型 累积沉降 预测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地面塌陷与地面沉降灾害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99
页数 6页 分类号 P642.2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18.02.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艳萍 5 1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79)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2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面沉降
灰色Verhulst模型
累积沉降
预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双月刊
1003-8035
11-2852/P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1990-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253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95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