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焊管       
摘要:
为了评价Zr与Fe之间的焊接性能,对焊缝中可能存在的金属间化合物的种类、 分布以及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钨极氩弧焊(TIG)方法对Q345低合金试板进行了以纯Zr作为填充金属的熔焊连接试验,并采用纳米压痕技术建立了焊缝典型组织和力学性能之间的依存关系.结果显示,Zr焊缝与Q345基体相连处主要由层片状共晶组织组成(α-Fe+Fe2Zr),该区域中Fe元素含量较高;焊缝中部区域主要由Fe2Zr胞状树枝晶组成,少量FeZr2组织分布在Fe2Zr胞状枝晶间;在Fe2Zr富集区域出现了裂纹.纳米压痕测试结果表明,Fe2Zr金属间化合物的硬度较高,平均硬度值达到20.1 GPa;层片状共晶组织(α-Fe+Fe2Zr)的硬度值相对较低,平均硬度值为6.8 GPa;FeZr2化合物的平均硬度值为8.9 GPa.Zr焊缝断口呈现出明显的枝晶形貌,EDS结果表明,这些枝晶主要由Fe2Zr金属间化合物组成.
推荐文章
Q345R和S30408异种钢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分析
Q345R
S30408
焊接接头
热处理
Q345D钢埋弧焊接头组织与性能
Q345D钢
埋弧焊
多层焊
冲击韧性
抗拉强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Q345-Zr-Q345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和纳米压痕研究
来源期刊 焊管 学科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 纳米压痕 显微组织 Zr焊缝
年,卷(期) 2018,(12)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与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4
页数 6页 分类号 TG457.1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291/j.cnki.1001-3938.2018.1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敏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94 788 14.0 17.0
2 李继红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12 401 10.0 14.0
3 褚巧玲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4 70 5.0 8.0
4 何晓宇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2 1.0 1.0
5 罗海龙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属间化合物
纳米压痕
显微组织
Zr焊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焊管
月刊
1001-3938
61-1160/TE
大16开
197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4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33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