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我国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情况,分析其流行因素及流行特点.方法 从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获取相关文献全文,遵循纳入和排出标准筛选文献,按流行情况、地区分布、年龄、性别、职业、病史行为、住院时间、误诊情况、检查方法、治疗手段、死亡情况和动物宿主感染情况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968-2017年全国患有广州管圆线虫病共521例,分别来自于台湾、云南、四川等13个省、市、自治区;误诊病例29例;中间宿主中褐云玛瑙螺的感染率最高(25.88%),终宿主中青毛鼠的感染率最高(25.00%),中间宿主和终宿主感染情况呈显著性相关(r=0.969,P<0.001).结论 广州管圆线虫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病例多发生于沿海地区,与食人未熟的中间宿主密切相关;我国许多地区是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自然疫源地,且近年两次出现暴发性流行;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对防控广州管圆线虫病十分必要.
推荐文章
广州番禺区鼠类感染广州管圆线虫调查
番禺
鼠类
广州管圆线虫
调查
广州管圆线虫感染人体致脑损伤的机制分析
广州管圆线虫病
神经系统
发病机制
小胶质细胞
损伤因子
广东肇庆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情况
褐云玛瑙
福寿螺
广州管圆线虫
感染
福建省长乐市广州管圆线虫暴发感染及疫源地的调查研究
广州管圆线虫
大瓶螺
暴发感染
疫源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968-2017年我国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及流行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中间宿主 终宿主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防治与监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3
页数 6页 分类号 R53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15/j.cnki.jbyfkztb.1809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芦亚君 20 63 4.0 7.0
2 邢维媚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广州管圆线虫
中间宿主
终宿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双月刊
1000-3711
65-1102/R
大16开
新疆乌鲁木齐市碱泉一街380号
58-95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4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1039
论文1v1指导